陳相“此事由皇上安排,不算因私廢公。此行明為查案,但你猜,他會不會去見沈晗霜”
“依我看,他并非如你所說的那般不在意他的女人。”
見陳蘭霜沉默,陳相兀自安排道“我會命人護送你去洛陽探親,為免惹人眼,你今日午后便啟程,先于祝隱洲一步。”
“無論如何,這是你最后的機會。若不能再當上太子妃,陳家便只當沒你這個人。”
當初祝清有意求娶陳蘭霜時,陳相本以為她會拒絕,卻沒想到,她關起門來自己想了一晚上,竟點頭同意了。
雖是續弦,卻也是名正言順的太子妃。陳相本對陳蘭霜能給陳家帶來的助益有所期待。
但祝清沒有經受住先帝最后的試探,沉不住氣,做出逼宮一事。祝清倒臺后,嫁給他為妻的陳蘭霜便是陳家的棄子。
她能及時同祝隱洲合作,算是有一份功勞,保全了她自己的性命。但這還不夠讓陳家與叛賊留下的寡婦有多余的牽扯。
可若陳蘭霜當真有本事,能再嫁給遠比祝清更有望登上帝位的祝隱洲,即便只為太子側妃,陳相也愿意以陳家為她鋪路,送她坐上后位。
“先帝駕崩前曾留下一道口諭,想讓你為祝清殉葬。是我向皇上求情,才讓你像那些太妃一樣得以活命,不要讓我失望。”陳相聲音沉穩道。
陳蘭霜面上不顯,態度柔順地應下“女兒明白。”
但她心里卻知道,分明是皇帝和沈相仁心,她和那些太妃們才不用殉葬。
林止來探望陳蘭霜時,曾同她提起過此事。
此事本不宜聲張,但為免陳蘭霜被陳相利用,做出什么影響大局的事來,沈相才授意林止同她透露了內情。
每次看見生身父親的虛偽丑態時,陳蘭霜總能覺出幾分荒誕的趣味來。
祝隱洲要去洛陽的消息還未傳開,但朝中幾位重臣已經提前知曉。
沈相得知此事時便察覺到,皇上和太子恐怕都不愿就此結束這樁婚事。
否則不會一面拖著不公開沈晗霜和祝隱洲已經和離的事實,一面又讓祝隱洲去洛陽。
這次安排太子去查案,雖的確是為了公事,但難說其中沒有存著幾分私心。
可沈相答應過孫女,會為她處理好此事。
且太子不明不白地壓下了那張和離書,沈晗霜即便離開了長安恐怕也不得自由,會被牽絆進守孝一事中。
皇室女眷需為先帝守孝二十七個月,且不說到時沈晗霜已近二十一歲,耽誤她再覓良人,單說要讓自家孫女長期為前夫的祖父守孝,深居簡出,禁食葷腥,杜絕樂事,沈相便打心底不愿意。
沈相當即吩咐家丁去將沈家族老都請來祠堂。
他要公布沈晗霜已與太子和離一事,更改族譜上記載的內容,還孫女一個自由身。
他一生為官,若連自己最疼愛的孫女都護不住,便也白活了。
沈相有心推波助瀾,沈府這邊的消息便很快傳開。
王府中。
祝隱洲正在思索應為沈晗霜帶些什么東西去洛陽時,林止趕來了王府。
林止匆忙走進祝隱洲的書房,甫一見著他,便著急地問道“我聽聞太子妃與你已經和離了”
聞言,祝隱洲握緊那枚近日總被他放在掌心把玩的玉佩,抬眸看向他。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