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娘覺得可能是官府過來給寡婦說親,官府往年也有這樣的事,家里小郎過了年紀不成親就會被拉去配婚。她連忙拉過老大老二,說這個十六了,那個十四了,都不到配婚的年紀,開玩笑,好端端的小郎被拉去配寡婦,哪個人家愿意啊。
小吏看了看王大郎和王二郎,點點頭,端著架子道“你家還算運氣好,兩個小郎都在十八歲以下,都是可以免費入學的,今天晚上花點時間,找點布縫兩個書包,明天一早這條巷子的小郎小娘一起去興奉街恭王府”
王二郎臉色慘白道“恭、恭王府”
小吏拍了拍腦門,笑道“說錯了,恭王府現在改成興奉學堂了,官府出錢請了些先生坐班,免費教你們這些孩子讀書,誰家要敢不去,就得跟咱們衙門走一趟了。”
王二郎瞪大了眼睛,回頭看了一眼家里的小妹,吶吶地道“給我們、不給小娘讀嗎”
王大郎也捏緊了手指,緊繃繃地看向小吏,他們家人都沒什么漂亮模子,小吏也生不出多余的同情心來。
看著這一家畏畏縮縮的樣子,小吏有些瞧不上,但還是微微搖頭,解釋道“她還不到年紀,學堂不收八歲以下的,你們做兄長的先去讀,過兩年她也就該上學了。”
說完她不耐煩起來,喝道“明天一早卯時過半有人來接,還有三條巷子要通知呢,記著書包啊”
說完兩人就走了,留下王家一家子面面相覷。
王大娘這輩子活了四十多年都沒見過這樣的事,官府供人免費讀書也就算了,怎么還想起讓小郎去讀學堂還是從前的恭王府
放在以前,王大娘肯定要鬧起來的,可兩個兒子都和她離了心,她看著他們也覺得煩,能少見就少見,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由得他們點燈熬油,拆了一件破衣裳縫起什么書包來。
王大娘帶著女兒去睡了,兩兄弟湊在燈前竊竊私語,密密地縫著手里的簡陋書包。
第二日果然有小吏來接,小郎安靜排成隊,小娘子們則隨意許多,背著各式各樣趕工出來的書包交談著什么。小吏帶著兩條隊伍往巷外走去,王大郎手里提著一卷薄薄的空書包第一個走出巷子,迎面是初春難得的熱烈陽光。
冰冷的心不止為何慢慢暖熱了起來。
若然晴空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