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有私心,端看能否承擔后果。
戰爭的過程很難因為某一個、或者某幾個個體而中止,因此不論是否有人看到了子都的暗箭,論功論罪都是戰后的事情。鄭國的另一位將領拾起了潁考叔落下的蝥弧大旗揮舞著,帶領大軍登上了城墻,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許國的國君逃去了衛國,接下來首先是劃分戰果的時間。然而大概是因為本次討許并沒有很強力的理由,齊魯鄭三國居然都表現得好像對許國沒有太多想法真沒有想法打人家干嘛啊,下雨天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嗎
齊國表示要把許讓給魯國,可能是因為魯國目前還擁有著許田,也就是鄭國一心想要交換的這塊地盤。史書中并沒有提及齊國的動機,但總不可能是因為某些冠冕堂皇的謙讓,最直接的也許是并不想讓鄭國得到許國進一步壯大。
然而魯隱公他拒絕了,理由也很官方。說的是他來討許是因為齊國認為許國有罪,現在許國已經敗在了正義之師的手下,他不敢貪圖許國的這塊地。于是他們還是決定把這塊地給鄭國。
從齊魯兩國的反應可以看出,許國完全是塊燙手山芋。這可能是因為討許的理由八成屬于“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和之前討宋扯了天子大旗完全不一樣。既沒有有力證據,還滅其國取其地,實在說不過去,誰都不想被天下人唾棄。
邏輯梳理到這里,感覺三國伐許好像很沒事找事,所以接下來鄭莊公的行為揭露了他們伐許的理由。他本質上在許國扶植了一個傀儡政府,還要扯一堆假大空的借口來表示他不敢占有許地,就實在很當了那啥又要立那啥。
不過考慮到名聲真的很重要,所以也不是他一個人,習慣就好。
很明顯,小瘋用的某句俗語引起了大家的興趣。雖然她的普通話被空間翻譯成了能被眾人聽懂的類型,但是她特意避諱的詞語依然十分明顯。這還是她第一次用這么奇異的方式說話,又是在評價寤生,很難不讓人有些好奇。
不過在場的諸位中,有人心不在焉,有人萬事隨意,有人有心無力,最終還是和寤生最不對盤的武姜問了出口“當了又立,那是什么”
啊這居然有人不明白嗎。這個話有點太難聽了,我不太想說出口誒。大概就是說他已經做了這種事,還要跟天下人說他沒做。
“盡在此處,不入他人之耳,您又有什么可擔心的呢”武姜再次要求道。她知道自己有些勉強小瘋了,但是她本來也不是會在意他人感受的那種人。何況說不說終究還是由對方自己決定,她又不能強迫她。
好吧好吧,原話是當了婊子還要立牌坊,不用我解釋了吧,救命,我直播間不會因為說話粗俗導向不佳被封吧。
對在場眾人而言,自然是沒有聽過這兩個詞的。然而熒幕上的小瘋顯然已經有點跳腳,都是人精,沒有誰再去刺激她。他們各自揣摩著這句話難聽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