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旁邊的武姜在一片平和下靜靜地消失,馮頓時覺得失了點樂趣。雖然武姜再嫌棄兒子也不會和他一起找寤生的麻煩,但是他肯定不能像武姜一樣輕易挑動寤生的情緒,等于說他失去了一個重要的幫手。
他既然不愉快了,就也不想別人愉快,于是迅速問道“漢景帝是誰為什么要避諱他”
從小瘋的語氣就能聽出,漢景帝劉啟恐怕是后世一個頗為有名的人物,這樣的問題很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此前寤生也問過一些問題,但往往都盡量做了掩飾,從來未像宋公馮這樣直白。
漢景帝是誰漢武帝他爹啊,你不會再問我漢武帝是誰吧至于為什么要避諱他,避諱皇帝的名字不是很正常。
影像中的女子明顯有些疑惑,寤生意識到不能再問了,使了個眼色示意公子忽兩兄弟去把馮拖開。不過對方明顯很識時務,見狀自覺地就走遠了些,不再做多余的事情。
沒事那我們就繼續。“春雨驚春清谷天”的節氣歌我們都背過,也就是說雨水之后是驚蟄。然而在古代,驚蟄是在雨水之前的,是夏正正月,我們之前說夏正和今天的農歷差不多。換算成周正則是春三月,所以還是春祀沒錯。
但如果按照后來的節氣順序,驚蟄在雨水之后,時間是夏正二月,換算成周正就是夏四月了,自然就不適合叫春祀了。回到祭祀本身,郊的目的主要是祈谷,也就是要說在耕種之前郊,算是農耕時代很正常的需求。
接下來是夏祀,“龍見而雩”。那什么叫龍見呢我們都聽說過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四象之說,也都聽說過二十八星宿。盡管古代天文學經過很多次演變,說不清名稱更迭的年代,但總之二十八星宿中,四方各有七宿。
其中蒼龍七宿是指東邊的角、亢、氐、房、心、尾、箕,所謂“龍見”當然說的是蒼龍星宿出現在天空中,但是并非全部,只要其中的角宿和亢宿在黃昏時出現,就意味著“龍見”了。根據天象,雩的時間是在夏正四月,目的是祈雨。
由于谷物收獲之后自然要給祖先供奉,敬奉之后天子所食的就是這些新谷,所以叫“天子嘗新”,秋祀的“嘗”由此而來,時間是夏正七月。
最后冬烝在夏正十月,是與“啟蟄”相對的“閉蟄”時節。一年到頭了,各方面建設付出也都得到了成果,和豐收一樣是值得要跟祖先匯報的好事。那干脆再來一場祭祀吧,反正農閑時間,閑著也是閑著。
這就是四季的祭祀,作為一個現代人,我的評價是,真的是閑著也是閑著。不過對于當時人來說,這就是他們的生活方式,他們可能也會覺得我們的生活忙忙碌碌、莫名其妙吧。
桓公五年到這里基本結束了,在下一年,我們即將再次面對一場復雜的戰爭,不過要換個主場。畢竟隱公元年到現在桓公五年的十六年里,講述的都是中原國家的恩怨情仇,也該讓南方的鄰居露個面了,怎么說也是先秦一大霸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