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通理直氣壯確實不曾,否則何必毀師以示之,直接教他進讒言便是了。”他狀似無奈地搖頭,“先祖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至今楚國仍處處受人掣肘,哪有財物能用于買通隨國少師。”
允冷笑一聲,明擺著不相信他的話。不過究竟是不信沒有買通少師,還是不信楚國至今窮弱,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打是打完了,然后怎么辦。隨侯反正是跑掉了,這個時代一般也不會沒事兒就把別人滅國了,那有點太不講道義了。所以兩國最終還是決定講和,然而臨了,楚武王怎么都不太樂意,有點想翻臉不認人,把隨國滅了算了。
不過斗伯比勸他,上天去除了隨國的弱點,楚國就很難再把隨國一舉拿下了。他這里說的比較隱晦,所謂弱點,就是少師,之前正是因為隨侯聽了少師的瞎話隨國才會輸得那么輕易,現在少師被楚國抓住了,哪怕回國也很難再有之前的寵信,隨國自然就沒有弱點了。
于是楚武王聽了他的勸,和隨國結盟后就退兵了。而史記里繼續寫到,楚武王對于稱王這件事依然很執著,他說雖然周王不許,但是我的先祖鬻熊是以功封地;而如今蠻夷都服從于我,周王不承認我的王位,我就自立為王。
馮笑道“楚王乃性情中人。”不知為何,他竟突然改了口,引得眾人都回頭看他。
熊通一陣豪邁地大笑,走過去先是拍了拍他的肩,然后又在鄭國三父子的注視下,攬著馮的肩膀便把他從包圍圈中“拯救”出去,卻接著就按在了自己旁邊。
大抵是雖然頗有幾分好感,但他已經在短短的相處中,意識到了宋公馮不甘平淡的本質。
右手半握,寤生將之擋在唇上,假意咳了兩聲,掩蓋自己的幸災樂禍。
最后一件事,其實說與哪個國家有關不太確切,具體說來還是一種禮制規范。這個時代的通婚,不是尋求門當戶對,是必須門當戶對。但是周王室的地位是獨一份的,以至于王姬出嫁,周王娶妻,都有一些程序和諸侯婚姻有所不同。
比如王室通婚的時候是需要找同姓諸侯主婚的,如果主婚的是魯國,如果是嫁王姬,就是把王姬先送到魯國,再由魯國送嫁;周王娶妻也是同樣,王后先送到魯國,再由王室之卿大夫來魯國相迎。
桓公八年這次,就是王室來魯國迎接紀國的新王后。但是周桓王登基已有十六年,這絕對不是他的第一次婚姻;再加上之前提過的,紀國受到齊國的威脅,尋求魯國幫助也沒能擺脫困境,所以說這位出身紀國的新王后工具人屬性有點明顯。
嘛,不過這個時候的貴族婚姻,都是工具人罷了。畢竟是為了結“兩姓之好”,政治目的很強。說到這個,其實有些禮儀書籍記載說天子諸侯不再娶,但是看左傳的具體事實的話,好像續娶挺多的。
所以,規定是規定,現實是現實,還是不能太死板啊而且先秦古書的流傳實在比較讓人為難。今古文經之爭確實是一個政治問題,然而回歸本質,終究還是有屬于文化問題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