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的目光齊齊投向了祭仲。哪怕起初不知此人是誰,但在座沒有頭腦簡單的人,幾個細節便已推斷出了真相。在眾多蘊含著同情、取笑、好奇的目光中,祭仲只得苦笑。
“我與老妻,感情其實還不錯。”他作著徒勞的解釋,畢竟不論他們關系如何,他的妻子確實對他的女兒說出了那樣一番話。哪怕并非針對于他,可如果對方心中真的如此作想
祭仲自己也不愿深思了。
“女子心中,俱是如此認為嗎”寤生微微蹙眉。他并非對此有什么不喜,而是從來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武姜從來不曾在申國和鄭國之間做過抉擇,但是
他的目光投向了另一邊的文姜,文姜只是輕盈地閃動,便避在了莊姜身后。寤生的視線于是落在了允的身上。
允的臉上陰云密布,他自然從這句話想到了自己。“人盡夫也,父一而已”,對他的妻子來說也是一樣罷。母國自然是比他更重要的,所以才會與齊侯諸兒合謀,想要他的性命。
“女子心中,俱是如此認為嗎”馮從陰郁的氣息幾乎要把他淹沒的魯侯允身旁走開,大搖大擺地走到了發射彈幕的位置,重復了方才寤生的問題,又補充道,“能舉幾個例子嗎”
這個問題嘛。提問的水友看這個問法應該是男性吧。不如用雍姬問她母親的問題拷問一下自己雍姬問的是丈夫和父親誰更親,你就思考一下妻子和母親誰更親這個問題怎么樣
馮眉毛挑起,答道“都不親。但如果是妻子和父親,我肯定會選擇父親。”
畢竟他們這些人,大都并非由自己的母親一手養大。而母親來自她國,往往還惦念著自己母國的利益。妻子也是同樣。
那不就是了,不要說先秦,就是自由戀愛的今天,這個問題其實都可能選的是父母。而先秦時代,由于同姓不婚和門當戶對都是硬性原則,即使有人違反規則也是少數。所以女性在夫家和娘家的選擇中,應該不會有太大的疑慮。
當然,這種選擇肯定是在不影響自身利益的情況下。例子其實我之前也舉過了,文嬴,秦穆公之女、晉文公之妻,在晉文公死后的晉襄公時代,通過欺詐的方式騙晉襄公放回了秦國位在秦晉戰爭中被俘虜的大夫。
馮的眼珠轉了幾轉,他瞇著眼看向允,壞笑了一下又道“那文姜呢”完全不在乎允看他的眼神幾乎都要冒出火來了。
“他真是絲毫不怕再被群起而攻。”莊姜微微偏頭,對身后的文姜道。
文姜笑得花枝亂顫“他依恃的便是旁人不會與之一同出手罷了,魯侯允一個人與他恐怕在伯仲之間。”
文姜她在丈夫和哥哥之間看起來確實是選了哥哥沒錯。問題是之后,按現有情況看,她有點在操控魯國國政的意思。所以她的問題可能并不是夫家和娘家的極限一選一,更像是本身有權力欲、她哥有削弱魯國的需求,然后兄妹倆一拍即合
當然,這種陰謀論肯定
是沒證據的。史書直接描述下來的就是因為魯桓公發現了妻子和齊襄公的奸情因而指責文姜,文姜又去告狀才導致齊襄公激情殺人,像列女傳這一類文本就更擴大了這種認知。
順便,什么妺喜啊妲己啊褒姒啊的故事,都和這本書關系很大。先秦時期有很多著名禍水,都是從這里面廣泛流傳開來的。有時候真是傳得神乎其神的,等我們左傳看到了再說。
1萬年眉壽的作品直播和古人一起讀史書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