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夫人所言有理。”熊通理所應當地點點頭。
接下來蔡國換了位國君,這位蔡哀侯原本在陳國。一方面蔡國需要一位新君,另一方面陳國自然也想要自己的姻親當蔡國國君,兩國一拍即合。是的,蔡哀侯娶了陳女,他老婆其實不太出名,但是他小姨子很出名。
或者說,蔡國在大眾歷史中的存在感,很大一部分其實就來自于他的小姨子息媯也就是息侯之妻,楚文王的息夫人。不過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楚武王這會兒都還沒死呢,輪不到他兒子上位然后還強搶民女。好吧不是民女。
之前剛說可能考慮到齊國的蠢蠢欲動,所以魯國和邾國重溫了過往的盟約。結果才過了半年,魯國又和宋國、衛國一起去伐邾了。就,你要撕破臉這也太快了吧,宋國和鄭國關系那么差都一般要盟約隔年再動手呢。
不過這次主要是宋國想伐邾,魯國只是順水推舟。至于宋國和邾國有什么恩怨,恕我只能想起隱公五年,宋國侵犯邾國,邾國不顧隔壁關系看似很好的魯國,轉頭向鄭國求助,兩國聯手伐宋的事件。但這也太久遠了。
話說回來,魯國和邾國的關系還真是一如既往的塑料啊。
“小國不就是如此嗎”文姜款款地走去發了條彈幕,“朝不保夕,隨波逐流,無奈之舉罷了。”
還不待熒幕里的小瘋有所回應,允先開了口“寡人倒不知,身為齊侯之子的夫人竟也能知小國之思,憂小國所患。”他牙咬得很緊,“也不曉得是哪個夷狄小臣,竟有幸得了夫人的青睞。”
魯侯允想指責的自然不是他死后文姜可能豢養的男寵,但他很難如文姜一樣直白地提及那個名字畢竟沒有男
人愿意承認自己在妻子心中不如另一個男人重要。
夫妻二人對視良久后,文姜先垂下了眼。她神色平靜如水,重新坐回到宣姜和莊姜身邊,才又看向魯侯允,反問道“難道你會與你的妾室談及國事”
啊,確實,這還是查無此國的小國家。以后鄭、宋、陳、蔡也都會慘遭楚國毒手,衛國位置稍微北一點,但也好不到哪里去。風水輪流轉,大家總有一天都會知道為什么要做墻頭草的。
桓公十七年的最后一件事就比較可惜了,鄭昭公好不容易被祭仲迎回了國,這才沒兩年,然而heihei我們之前講繻葛之戰的時候,提到過當時的主要將領中有一人叫做高渠彌。雖然在鄭國地位不低,但是和祭仲還是沒有可比性的。
鄭莊公當初想提拔高渠彌為鄭國之卿,但是公子忽不知道為什么很討厭他,就建議他爹不要這樣做。不過這種國家大事,怎么能因為一己好惡而決定好吧,本質是,可以由鄭莊公的好惡決定,但是你公子忽還只是太子,你不配。
結果現在太子上位當國君了,鄭昭公總可以用自己的喜惡來決定下屬的去留了。高渠彌琢磨了一下,覺得自己危,很擔心會被老板炒魷魚,當然他想得更多,他怕被殺。所以先下手為強,趁著和鄭昭公出獵,就把老板射死了。
寤生倏然回頭看向公子忽,而對方避過了他的視線。這種死法著實丟臉,不論是寤生還是公子忽自己,甚至遠在櫟地的公子突都沒有想過,他最終會是這樣的一個結局。
但是高渠彌把老板殺了這件事,居然沒有引起祭仲的什么反應誒。是因為大權在握久了,鄭厲公和鄭昭公都被他拿捏著,所以已經不把老板放在眼里了嗎總而言之,鄭昭公的死沒有什么后果,唯一的麻煩只在于祭仲和高渠彌都不想把鄭厲公迎回國。
所以他們又立了一位新君,反正鄭莊公后宮多,兒子也多。新立的這位叫公子亹,對的,也沒有謚號,一看就很工具人。
祭足,你沒有什么想說的嗎▏”寤生的聲音有些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