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用火,增強了人對自然的適應能力,火能用來御寒、驅趕野獸、制作食物等等。而從元謀人到北京人再到山頂洞人,是從直立人到早期智人的演變。值得一提的是,現代人是現在世上僅存的智人,也就是晚期智人。”
“第一課的重點內容大概就這些,時間緊任務重。希望同學們抓緊時間將這些知識點給背下來。”
“接下來看第二課。爭取今天將第一單元的課全部給講完。”
李世民跟著言羽陽的節奏將課本翻到了第二頁。
他突發奇想的想看看后面的內容都是些什么。
但出乎意料的是,他沒有辦法往后多翻哪怕一頁。
言羽陽的教學進度到哪里,他們才能看到哪里。
但言羽陽現在說的這些什么元謀人、北京人,就連史官也沒聽說過。
李世民索性就讓史官也跟著留了下來,讓一個有屏幕的官員將言羽陽的每一句話都轉述過去,讓史官記載下來。
雖然史官一頭霧水,但還是乖乖照做。
“陛下這是何物”
長孫皇后來的晚,對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
屏幕出現的時候她正在寢宮休息。
屏幕出現不久后,她就被李世民派來的人叫來了這里。
“等會老師講課完了,朕再跟你解釋。老師的每一句話都切勿遺漏,要仔細聽。”
長孫皇后雖不知李世民此舉何意,但還是乖乖的點頭,一同開始聽言羽陽講課了。
“等到了距今約兩萬年的時候,人們開始對野生的植物進行管理。一萬年的時候,就開始進行人工育種了。當然了,那個時候的稻種和我們現在吃的能畝產幾千斤的雜交水稻是不一樣的。”
“有關這個育種方面,北方地區的人培植的是粟和黍,長江流域附近的人民選擇的則是稻谷。而這三種農作物最早開始栽培的國家,都是中國。”
幾乎是同時,各朝各代的皇帝們都捕捉到了這個關鍵詞。
能畝產幾千斤的糧食。
要知道糧食無論在哪個朝代、什么時候、都是及其重要的物資。
有按耐不住的人已經開始率先發問了。
秦始皇嬴政老師,雜交水稻是何物
“這個問題留著下節課去問生物老師哈,我們現在講的是原始農耕。”
秦始皇嬴政那老師能講講雜交水稻嗎
言羽陽嘆了口氣“這位嬴政同學,我真的不是生物老師,而且老師更希望你能將這份好奇心轉移到歷史上。”
秦始皇嬴政雜交水稻是很有用的東西,老師應該多講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