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李世民的大軍抵達前線,面對王世充的安排,李唐方面也做出了相應的部署。
古時候打仗,陣法謀略、行軍規矩這些自然是要懂的,但是山川地理,地緣政治也一樣不能落下。
這次唐軍東出征伐王世充,李淵也采取了一些必要的外交手段來保證這次行動的順利進行。
他一方面交好突厥這個北方割據勢力,來保證他們的政治站位不會歪向王世充一方;另一方面,又去信河北竇建德,以探知他對此戰的態度。
畢竟,在此前因為王世充毒殺楊侗的事情,他們至今交惡,李淵并不希望這位王世充的鄰居摻和這次的戰局。
雖說李淵在有些事情上是有些難以理解,但現在這個情況,還真的需要一個有足夠話語權的人來坐鎮后方保證供給,同時維持各方關系,處理好外交事宜。
說到洛陽,就不得不提到它獨特的地理位置。
洛陽,立河洛之間,居天下之中,“東壓江淮,西挾關隴,北通幽燕,南系荊襄”,人稱“八方輻輳”、“九州腹地”、“十省通衢”。
只聽這些這些描述,就知道,洛陽實在是個好地方啊。
所以,數百年來,亂世之中,洛陽是群雄逐鹿問鼎中原的兵家必爭之地;
而太平年間,因為洛陽在交通來往上的優越性,他也會是一個很重要的經濟、文化中心,在歷史上,曾經有十多個王朝在洛陽建都。
洛陽周圍有三條大河流黃河、洛水和伊水,這三條河流的交匯之地形成了一個盆地洛陽,就處在這個盆地之中。
洛陽周圍還有幾座山脈邙山山脈、嵩山山脈、熊耳山、崤山、伏牛山脈。
周邊也有很多重要關口。
北邊的孟津關、南邊的鞏縣、龍門、镮轅關、大谷關,以及兩個重要糧倉洛口倉和回洛倉。
王世充就把自己的嫡系安排了這些關口的地方。
洛陽城池堅固糧草豐足,只要他能守住這幾個關口,他就能把遠道而來的唐軍耗死在這里。
因此,王世充的基本思想就是固守疲兵,一方面守住洛陽,一方面保證河南基本盤向洛陽的后勤供給,就在洛陽耗著李世民。
他是這樣想的,但是李世民想不到嗎
相對應地,李世民也知道,強攻洛陽是下下策,任何將領,都想以最小的的代價來贏得戰爭的勝利,他不想把寶貴的有生力量消耗在攻城戰上。
李世民打算先試探一下王世充兵力如何。
因此,他派出先鋒軍羅士信包圍慈澗,自己率領一只輕騎去周圍探測地形。
這只輕騎,就是后世著名的玄甲軍,是李世民手里最精銳的王牌部隊。
皂衣玄甲,左右兩隊的統帥也都是猛人秦叔寶、程知節、尉遲敬德、翟長孫。
李盛有一點擔心,在歷史記載中,李世民在去探測地形的過程中曾經有很多次,都不巧地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