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李盛猛然提速,單雄信這邊還在為對面射手的強大而驚訝,還沒緩過神來,就感覺一陣風卷過來,眼前刮過一個紫色的影子,再一看,老子的人怎么少了一個
李世民靠近敵方陣隊,把對面離得最近的一名將領生生從馬上拽下來擄走了
李盛一看李世民得手,立馬后撤,眨眼間就跑了。
單雄信想繼續追,但這時,羅士信也帶著援軍趕到,他斟酌片刻,還是只能帶兵回去了。
秦王一路風馳電掣地回了大營,下馬把人扔下就進了中軍大帳讓人傳各路行軍總管和將領們來商議戰事。
這一番,李世民也算大致了解了王世充軍隊的戰斗力,他對自己的戰術更加肯定,和諸位將軍謀士商議過后,唐軍定下大方向的戰略。
簡單來說,就是分兵幾路,去各個關口逐個擊破,進而使洛陽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最后成為一座孤城,到那時,洛陽城斷絕于外,圍都能圍死王世充,城池自然就不攻自破了。
有了基本方略,李世民的軍令一條條安排下去。
洛陽城內只有三萬大軍,而王世充又分兵據守各個關口,這一分,力量就更加削薄了;而與此相對應的,李世民可是帶了十萬大軍來的
他比王世充更分得起兵
行軍總管史萬寶從東南方向,由宜陽攻打伊闕、龍門;
將軍劉德威從東北方向,自太行山包圍河內一帶,斷絕南北交通;
右武衛將軍王軍闊攻打洛口,黃君漢攻打回洛城,這一舉措意在斬斷洛陽與兩大糧倉之間的聯系;
最后,李世民親自率領唐軍主力在北邙山扎營,這里地勢高,可以隨時監視王世充在洛陽的動向,他只要敢從洛陽城出來,李世民就會率領大軍出擊。
至此,唐軍完成了對王世充的戰略包圍,王世充治下軍民無不惶恐,很快,就有不少郡縣望風而降。
隨后,黃君漢拿下了回洛城,并且干脆利索地斬斷了河陽大橋,斬斷了洛陽與河北聯系的一條重要途徑,王世充的太子王玄應帶兵前往,試圖奪回來,被擊敗。
在這種情況下,王世充陳兵青城宮東都洛陽行宮之一,在后世的洛陽市西北方向,李世民也擺陣相抗,兩方隔澗水對峙。
要么說大家都紛紛叛逃,覺得王世充沒前途呢,李盛也覺得這人腦子不清楚。
王世充朝著這邊喊話,喊得很有氣勢,不過李盛覺得他就是在丟人現眼。
“隋末喪亂,天下分崩,長安、洛陽,各有分地,世充唯愿自守,不敢西侵,計,熊、谷一州,相去非遠,若欲取之,豈非度內”1
王世充說,唐朝境內的熊州、谷州一地,離得他很近,他要是想要,早就去打下來了,他沒出手,就是希望李唐和他的鄭朝,兩邊可以友好親善,做一對彼此不打架不鬧事的好鄰居。
隨后王世充又說,李世民你遠道而來攻打我,運糧食也不方便,軍士們也這么辛苦,何苦來我覺得你這肯定不行dashdash以此出師,未見其可。”
這話別說李世民了,就連李盛聽了都想笑,不等李世民發言懟人,他就先笑了。
于是,兩軍陣前,大家就看到秦王的那匹紫色大馬長嘶一聲,然后眼神不屑地甩過頭去,聲音很大地噴了個響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