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李神通向來與李世民親厚,也不大看得上張婕妤的父親好聽一點叫一聲張國丈,但說到底,不就是靠著女兒才耀武揚威的嗎老子還姓李呢,不比你硬氣那也是靠自己征戰有功得賞,你是什么東西,也來跟我吆喝
于是李神通便堅決不給“神通以教在前,遂不肯與。”
這下子,張婕妤可不樂意了,哭哭啼啼地去找李淵婕妤嬌奏曰“敕賜妾父地,秦王奪之以與神通。”
簡直是紅口白牙顛倒黑白。
但李淵信了,他并不知道這塊地已經給了李神通,在加上近些日子李淵總是聽到小老婆們說秦王跋扈自專之類的話,這件事一出,他就下意識地覺得是秦王藐視他的命令,當下便詔令秦王進宮。
張婕妤告完狀還不算完,還在李淵跟前上眼藥“妾聽聞河東之地,只知秦王,不知陛下,只怕就算再下令,淮安王也不肯聽從,不如還是另擇一塊地吧。”
李淵心里的火“蹭”一下就被挑上來了。
李神通早就跟秦王通過氣了,于是李世民在李淵面前一點都不慌,把這件事的前因后果跟李淵說明白,事情總有先來后到,淮安王李神通有大功,若強奪他的賜地給張婕妤之父,那難免令功臣寒心啊,不如另外選一塊地給張國丈。
李世民說的是時間先后公平道義;但李淵想的,卻是君臣尊卑。
帝王之令是“敕”,秦王之令稱“教”,如今他以帝王之尊,下了敕令,但淮安王居然自恃有秦王的教令,就不肯聽從
我可以說另選一塊地,但你怎么敢擅自替我做決定
天知道,李世民是在好好講道理啊,但李淵已經聽不進去了。
于是李淵大怒,叱責秦王“我詔敕不行,爾之教令,州縣即受。”
這話就重了,李世民想分辨,但看著皇帝鐵青的臉色,和滿是怒火的怒瞪著他的眼睛,當即默然,不再爭辯。
有什么意義呢他心下明了,這事兒,只怕就是太子勾連后宮專門給他挖的坑。
兩邊走,兩邊都走不通。
把地給了,那他秦王李世民就是連
自己這邊人的地都護不住的無能之輩;不給,便是如今這個結果了。
雖然被斥責一頓,但李世民并不后悔,他自認沒有做錯,至于父親,張婕妤在身側多有讒言,只怕也不明白事情的始末,就這樣吧。
回了秦王府后,他便使人去叫了淮安王李神通,把今日的事對他說了,李世民一向是個驕傲的人,這是一出,心中未免有些不自在。
“陛下盛怒之下,我也不好多說,那塊地,就讓給張國丈吧,我另選了一塊好地方給你,是我對不住叔父,連累了你,才讓你遭此折辱。”
李神通是李淵的親堂弟,從輩分上來說,確實是李世民的叔叔。
李神通看到秦王從宮里回來時候的面色就知道,這肯定不是一場順利的交談,眼見情勢如此,又素來知道秦王為人,他猜也猜得出發生了什么,秦王必然為他爭辯過了,但陛下也肯定沒有聽從。
殿下言重了,奸人蓄意謀害,誰能左右陛下心意呢”
二人對坐,沉默良久。
這件事不久,宮中的另一個寵妃,尹德妃被太子授意,也把矛頭對準了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