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不能理解不能接受“繼統”的概念,歷史上沒有這樣的例子嗎有很多侄子即位的,也有不少“皇伯考”的記載。
但是他們就是要堅持自己的想法,這其中,或許有一半,是真的為了大明皇室一脈道統,但是若說全是一片公心,那就是笑話了。
現在叫的最響的楊廷和,當年朱厚照冒天下之大不韙自封大將軍,當時有不少忠臣跪求死諫,他怎么沒去跟著死諫呢因為真的會死。
他們更是要借此壓一壓小皇帝。
當年孝宗在位,是文臣們最舒服的時候,誰不想要繼續舒服著過日子呢
但是,文臣舒服的前提是皇帝不舒服,朱厚熜雖然沒接受過系統的繼承人教育,但是他政治敏感度拉滿
他先是講道理,而后動之以情,但是楊廷和表示老子我不聽不聽
不但不聽,他回去就授意科道上書駁斥張璁所提“統”與“嗣”不同的說法,還說張璁是以妖言“上搖圣志,下起群疑”,請求處罰張璁。
李盛趴在文華殿看著這些人的折子,忽然就明白了后面朱厚熜為什么會黑化大開殺戒了。
也不說為什么,也不說怎么回事,上來就是“你這不對”
以帝王之尊,跟你道理也說了,軟話也說了,你是軟硬不吃,越勸越來勁兒,而且還很流氓動不動就把人貶斥到南京去。
這不是明擺著欺負人嘛。
李盛見天跟著小朱,現在覺得,朱厚熜一開始的心思,也就是給老爹老媽上個尊號,為自己這個皇帝正名,表明自己的身份就可以了,但是正因為這一次次的遭遇,一次次被駁斥,被阻撓,甚至被大臣們聯合以罷官要挾,他才反而更被激起了心思,在掌權后一再給父母加封,乃至后面越來越過分。
但是,設身處地想一想,他也能理解朱厚熜后面的執拗。
別說當了皇帝了,當年李盛給皇帝當馬,那都受不了一點氣,倒是難為小朱,十四歲的年紀,憋氣憋的自己都吃不下飯,半夜里一個人慪氣胃疼地臉都白了,轉過頭來還端著一張笑臉跟這些老狐貍們打太極。
李盛忽然很心疼那個歷史上的朱厚熜,張景明沒了,袁宗皋也沒了,支持他的人被一個一個貶走,滿朝臣工,無一人可信,無一人可訴,都說他權謀厲害,但是那些日子里,他是怎么熬過來的呢
大貓咪走到他旁邊輕輕叫了一聲,大尾巴掃過他的下巴。
“喵嗚”我陪著你呢。
朱厚熜把大貓貓抱到懷里,把頭埋進它柔軟的毛毛里,沉默著不說話。
張璁的奏章在朱厚熜授意下,很快就被眾多大臣得知,也有更多的人開始以更加冷靜客觀的目光審視這件事,當初朝臣們鐵板一塊支持護法派的格局被打破,張璁有了支持者,有更多的人開始上書,參與到這件事的辯駁和討論中來。
在一片混亂中,蔣王妃也從安陸而來,朱厚熜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