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宮。
慶德帝正在批閱奏折,一旁為他磨墨的,不是太監宮女,而是柔貴妃。
柔貴妃穿著藕荷色繡了鴛鴦藤的小襖,明明兒子都成丁了,看著卻不顯年紀,一張臉粉妝玉琢,無一絲皺紋,十指細長又白皙,磨墨都美如畫卷。
放下朱筆,慶德帝接過一旁的茶盞抿了一口。
“愛妃今日來是為了周氏”
周家的底子確實薄,今日添妝的場面如此冷清,也怪不了周家,至于那些很是單薄的嫁妝,周世仁都要做他兒子的護衛軍統領跟著去瓊州了,把一家子都陪嫁進去了,天下還有比這更珍貴的嫁妝嗎。
柔貴妃放下墨條,用干凈的帕子擦了手,一邊為皇上揉肩,一邊開口道“臣妾知道周家是老實靠譜的人家,當初賜婚的時候,您就跟臣妾夸了周家的家風,這小半年看起來周家確實像您說的那樣好,可越是如此,臣妾越不能讓兒媳婦被比下去。”
慶德帝就知道這是替兒媳婦討東西來了,周家今日添妝冷清,嫁妝單薄,可若是有御賜之物添作嫁妝,也就無人說嘴了,起碼明面上不會有了。
“新羅去年進宮了四柄玉如意,朕賞一柄過去”
柔貴妃搖頭“怕是您前腳賜下去,淑妃后腳就來求您了。”
“淮南道年底進宮了一批金絲軟煙羅。”
柔貴妃還是搖頭“您留著賞給臣妾吧,臣妾可舍不得給兒媳。”
“那你倒是說說賞周氏什么”慶德帝把人攬在懷里,含笑道。
“那自然是賞金子了。”柔貴妃靠在皇上胸口,“臣妾就沒見過比金子更實誠的物件。”
更何況還要帶到瓊州島去,玉如意一摔就碎,御賜之物只能好生供著,又不能拿出去換錢換糧,那金絲軟玉羅雖美,也不過是做成衣服穿在身上罷了,在瓊州穿金絲軟玉羅給誰看,她那兒子根本不識軟玉羅。
還是金子好,不怕摔,不怕碰,體積小還能花。
給兒媳的就是給兒子的,慶德帝還處在對小六的疼惜愧疚之中,所以直接大手筆賞下萬兩黃金給周氏添妝。
這是太子妃當年都沒有的待遇,但還真沒人羨慕,就像幾個同樣要就藩的皇子也不羨慕瓊王有比他們多一倍的護衛軍,畢竟那可是瓊州啊。
周家送來的嫁妝,還有父皇給添的萬兩黃金,全都整整齊齊羅列在徐琛住處的院子里。
徐琛呢,則是忙著伐樹移樹。
在母妃的住處,永壽宮主殿,種有一株石榴樹和一株杏樹,他每年都會用兌過的靈水澆灌。
而在他的住處,種的果樹就更多了,除了石榴樹和杏樹外,還種了桃樹、棗樹和梨樹,前年還栽了葡萄,為此特意讓人在后院搭了葡萄架。
正月嚴寒,并不適合移栽果木,但有靈水在,是不必擔心這些果木移栽后活不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