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失去靈水澆灌后,這些果樹也會慢慢變為凡物,結的果子靈氣和口感也會一年比一年差,即便如此,徐琛也舍不得把這些果樹留在皇子所,而是要全都移栽到母妃的住處。
永壽宮主殿布局都是規劃好的,沒有可以移栽果木的地方,徐琛只能先讓人伐樹,伐掉不知長了多少年的槐樹、柏樹、楸樹,把桃樹、棗樹、梨樹移過來,拆掉架子上的鴛鴦藤,把葡萄藤移過來,再澆以靈水。
柔貴妃在大興宮陪皇上用過午膳回來,就見永壽宮的小院變了模樣。
皇上親自賜的鴛鴦藤沒了,每年初夏都開滿粉色花朵的楸樹沒了,槐樹只剩下東側殿附近的那一棵,柏樹的命運同樣如此,只有靠近西側殿的那一棵免遭遇難。
柔貴妃不光心疼她的鴛鴦藤和楸樹,更心疼那些移栽過來的果樹。
兒子那里種的這些果樹,她往年可沒少吃,比貢品都好吃的果子,她都舍不得送人,怕陛下討要,她連顆葡萄都沒給過陛下。
可如今正月里移栽過來的果樹,能活嗎
柔貴妃心疼不已,可兒子一片孝心,又馬上要去瓊州了,她不忍心責怪,只能吩咐人去上林苑監叫幾個擅長打理果木的人來,若是能養活這些果木,她有重賞。
柔貴妃命人將庫房打開,當然她可不是挑賞賜,所謂重賞給金子就夠了,她要挑的是過幾日給兒媳的見面禮,禮物越貴重,就代表她這個做婆婆的對兒媳越喜愛。
慶德三年,封妃時,皇上賞的赤金累絲攢南珠頭面。
慶德五年,她封貴妃時,皇上御賜的白玉觀音。
慶德六年的羊脂白玉如意點翠簪。
慶德八年的紅瑪瑙手鐲。
去年賞的沉香如意。
她庫房里的好東西都是皇上給的,拿給兒媳的見面禮既要體面,還要方便搬運,畢竟是要帶到瓊州去的,一路翻山越海,難免磕碰。
柔貴妃命人將沉香如意和一套二十三件式的金鑲紅寶石頭面單獨拿出來,尤覺得不夠,又命人拿了四個赤金項圈和四支金步搖,最后看著半箱金裸子搖了搖頭,這玩意兒才是最實誠的,可惜不能作為給兒媳的見面禮。
哪有婆婆直接給兒媳婦金子的,不能給兒媳,就只能給兒子了,左右也無差別。
正月十五,大婚前的最后一日,也是上元節,徐琛早早就去了永壽宮,一是多陪陪母妃,二是看看那些移栽過去的果木情況如何,這畢竟也是他頭一次移栽果樹。
柔貴妃有一肚子的話想要囑咐兒子,她父母走的早,六歲就被賣進宮中,對宮外的記憶不多,也沒做過正妻,她被陛下封為貴人的時候,孝宣皇后已經仙去,不曾瞻仰到孝宣皇后的賢德。
夫妻之間該如何相處,她實在沒什么經驗可以告訴兒子,只是瓊州不同于別的地方,那里沒有大家淑女,怕是小家碧玉也難尋。
后世之人也說了,歷史上的永豐皇帝只有一個皇后,終身沒有妾室,夫妻很是恩愛。
“周氏連同她的父母幼弟一起都將跟著你去瓊州,是可信賴之人,你要愛重于她,保護好她,把周氏的母親當成我一樣孝敬,把周氏的父親周將軍當做你的長輩先生,當成半個父親,愛護周氏的幼弟,能陪你去瓊州受苦的人家,是母妃的恩人,也是親人。”
亦是兒子在瓊州唯一的可靠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