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壽宮。
柔貴妃跪在地上,抬頭看著皇上,懇求道“臣妾想去瓊州,等琛兒病好后臣妾就回,求皇上成全。”
貴妃的愛子之心,慶德帝懂,他得知小六病倒的消息后,亦是恨不得跑到瓊州去或是把人接回京師。
但這一年時局好不容易才穩下來,不宜動。
作為帝王,要心懷天下,要權衡利弊得失,而不是只考慮個人的私情。
“朕已經讓太醫院院使和左院判啟程去瓊州了,愛妃且放心,小六肯定能挺過去,他素來是個有福氣的孩子。”
柔貴妃何嘗不知,她不懂醫術,便是去了瓊州也幫不到什么忙,可能是她十月懷胎拼了命生下的孩子,孩子生病受苦,做娘的怎么能安得下心來。
琛兒的福氣好琛兒的福氣好在哪兒,是好在不足月便早產,還是好在投生到她這個沒有母族傍身的妖妃肚子里,還是好在一年之內被天幕和陛下逼到病重
“臣妾倒是覺得臣妾的運氣好,臣妾有幸遇到陛下,得陛下垂憐,生子艱難卻保住了孩子,還撐過了重病,僥幸活到現在。臣妾想去瓊州,是盼著把臣妾的福氣傳給琛兒,陛下就準了吧,臣妾能為孩子做的只有這些了。”
她去瓊州,太醫便不敢在路上怠慢,不敢看診是不用心,若真的她也想兒子身邊有個血親,不至于孤零零的走。
慶德帝看著紅了眼圈卻沒有落淚的柔貴妃,為母則剛說的便是如此了,但還是不行。
“愛妃身子嬌弱,朕擔心你去了非但幫不了忙,萬一自己再病了,豈不是讓小六也跟著熬心。”
“明日朕陪你去白云寺上香祈福,相信朕,小六會沒事的。”
話說到這個份上,柔貴妃已經明白去瓊州是不可能的了。
“那陛下要陪著臣妾一起為琛兒祈福,陛下是天子,漫天神佛也會幫您達成愿望的。”
慶德帝點頭道“自然,小六也是朕的兒子。”
在天幕之人知道的那段歷史里,他共有十四子,其中幼子夭折。
但現在幼子尚未出生,除了早年做太子時一個女兒生下來便夭折外,他還從未有過喪子之痛。
他也盼著,此生都不必承受這樣的痛苦。
柔貴妃強打起精神應付陛下,卻在陛下入睡后,久不能眠,明明閉著眼睛,卻還是擋不住眼淚。
除了讓陛下給兒子祈福外,她還能做什么
次日,柔貴妃紅腫著眼睛伺候陛下穿衣洗漱。
慶德帝臨走前嘆了口氣“朕已經吩咐人準備下去了,等下朝便帶你出宮去白云寺。”
“臣妾多謝陛下。”
柔貴妃停在原地,看著陛下走遠,看著陛下回頭,眼中滿是期盼。
慶德帝被這樣的目光看得心中酸軟,他對得起太子,對得起朝堂,對得起被分封到河南道的幾個兒子,卻獨獨對不住貴妃和小六母子。
倘若沒有天幕出現,小六即便不能做千古一帝,也能在富庶之地做個太平王爺,柔貴妃亦不必承受這樣的痛苦。
徐琛在耳房守了一夜,終于等到父皇離開,瞅準母妃一個人獨處的時候,頂著自己的臉現身。
柔貴妃差點自己眼前出現了幻覺,不然千里之外病重的兒子怎么會明晃晃出現在宮中,可這個兒子不光能看到還能摸到。
一邊歡喜一邊驚懼,榮貴妃忙出門吩咐不許任何人進來。
“你怎么回來了”柔貴妃氣得都想上手掐人了,“你知不知道藩王私自回京是什么罪,陛下的心狠著呢,未必不會”
殺子。
不要以為被分封到瓊州就已經是最差的結果了,就可以破罐子破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