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帝長壽的第三個原因在于這個人很聰明,別人爭皇位都卯足勁兒去表現,他不一樣,他躲懶,包括在做太子的時候,永豐帝都不爭不搶不攬事兒,既避免了和皇帝的沖突,又讓自己少操勞,這也是養生之道
觀眾老爺們想想,一樣是當皇帝,還是親父子,他們都有著長壽的基因,為什么永豐帝能活到百歲,慶德帝就只能活到七十四歲呢
半邊身子不能動彈的慶德帝,此時也在認真聽天幕上的黑胖子說話。
他不奢望自己能活到百歲,能活到七十四歲足矣,但他怕自己活不到那個時候了。
永豐帝能比慶德帝活的久,是因為永豐帝懂得放權,人家當了皇帝之后只做了十九年的皇帝,六十五歲一到就把位置讓給了自己兒子,從此逍遙自在
慶德帝就不一樣了,他不像永豐帝那樣特立獨行,而是和歷史上的大部分皇帝一樣,愛重權利,舍不得權利,把權力牢牢攏在自己手里直到駕崩
觀眾老爺們也知道,人不會一直保持旺盛的精力,到了一定的年紀,精力就會衰退,這時候就不適合高負荷的工作了,而皇帝應該算是超負荷的工作,長期超負荷工作對人的身心健康都有損害,搞不好還會過勞死
慶德帝和永豐帝都屬于精力特別旺盛的那種人
慶德帝二十五歲登基,一直到七十四歲駕崩,幾乎全年無休,據記載慶德帝在位期間,三日一次的大朝會只被取消過六次。這里老黑要提醒觀眾老爺們,大朝會的開始時間是早上五點鐘,皇帝最晚四點半就得起了,當然起更早的是大臣
永豐帝當皇子的時候不爭不搶不冒頭,做太子的時候劃水,六十五歲就主動退位,一天的皇帝都不肯多做,聽上去是條咸魚,但人家當皇帝的時候可不是咸魚,相反這位曾經創下過三天連跑十二個州的記錄,就是為了巡視災情
其實學過歷史的觀眾老爺們應該都知道,大魏盛世的出現其實是非常不科學的,因為從慶德二十幾年開始一直到永豐末年,全國自然災害頻繁出現,也不只是大魏,全世界那個時候都不好過,都處在小冰河期最寒冷的時間段里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永豐帝當年登基也是從他爹手里接了個大雷,執政十九年,這位每年都要有幾個月不在京師,別的皇帝出巡都是幾千上萬人的陣勢,各地又是接駕又是修行宮,但永豐帝輕車簡從不說,那是真的趕路,不是去游山玩水的
扯遠了但從這里也能看得出來,永豐帝的身體相當抗造
永豐盛世的出現其實到現在看來都是一個奇跡,一個超越時代的奇跡,研究永豐盛世的史學家有很多,但始終無法解釋盛世之謎,對比當時全世界的其他國家,大魏盛世顯得很虛假,當然大量的史實都證明大魏盛世確實存在
周霜霜望著天幕眨了眨眼睛,作為文科生,小冰河期這四個字她一點兒也不陌生,如果天幕之人說的屬實,從慶德二十幾年開始到永豐末年是小冰河期最冷的一段時間,這意味著接下來的五十年里,溫度會越來越低,天災也會不斷。
小冰河期對周霜霜來說不是陌生詞匯,她知道在小冰河期最寒冷的這五十年里人口大量銳減才是正常的,一個王朝因此毀滅都不奇怪。
后世的史學家分析不出永豐盛世之謎,但她大概知道,確實是超越時空的奇跡。
慶德帝已經顧不得思考為什么小六的身體抗造他不抗造了,眼睛緊緊盯著天上的黑胖子,盼望他可以透露更多,自然災害頻發都是什么災害,出現在何時何地。
去年河內道、河南道和山南西道的大旱是不是其一。
從慶德二十幾年開始的什么最寒冷時間段是指慶德二十三年嗎,天幕出現的那一年
永豐帝長壽的最后一個原因是老黑自己的猜想,有點封建迷信在,如果一個人行善便能積德,那在小冰河期最寒冷的時間段里讓全國人口不減反增的永豐帝,身上的功德那可就大了
同樣的道理也能解釋為什么慶德帝可以活到七十四歲,慶德年間雖然沒有出現盛世,但在災害頻發的情況下仍舊保持了政治的穩定,對帝王來說也應該是一種功德
好了,觀眾老爺們,老黑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了,以上皆為一家之言,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