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州,新城,耿府。
天幕消失,耿參卻仰頭站在原地久久不動。
已經走到屋門口的耿夫人不得不返回來“老爺怎么不回屋天塌下來有個高的頂著,瓊州如今有王爺和王妃,你就少操點心吧。”
再操心,還能把天災擋回去嗎。
耿參扭頭問夫人“你覺得現在的瓊州怎么樣”
“好啊,比從前可好多了,能吃上有滋味的飯菜,也能穿上細綢,能買到胭脂水粉,能去廣場看戲,病了有太醫,出城也不怕了。”耿夫人美滋滋的數著,“我正想和老爺商量呢,咱們要不要在瓊州置辦上幾十畝田產也能多份進項。”
以前是拿著銀子沒地方花,如今不一樣了,新城那么多鋪子都開起來了。
再者,她和老爺來瓊州雖然沒帶兒孫,但卻帶了十多個家丁護衛安全,如今瓊州最安全的就是漢人了,家丁們不用再一直跟著老爺,安排去種地也挺好的。
耿參終于下定決心“夫人既然覺得瓊州好,那不如把家里人都接來”
“夫人剛剛也聽了天幕之言,未來怕是會天災不斷,天災還會釀成,若是老家趕上不如把老大他們都接來瓊州,瓊州已經不像往年那樣危險了,別的不說,除王爺被毒蟲咬了外,王爺帶來的那上萬人哪有一個被毒蟲咬的,雖也有生病受傷之人,可至今都不曾聽說有哪個人沒了。”
“瓊州有王爺,已經不是從前那個讓人九死一生的瓊州了,把家里人都接過來,一家人守著過,置辦上幾百畝的田產,老大他們幾個又是讀書人,來瓊州王爺是一定會用的,不會讓他們閑著,孫子孫女也能在新城的學堂里讀書,多陪陪你,咱們也享享天倫之樂。”
這些年大魏的天災還少嗎,他沒有被貶謫到瓊州之前,又不是沒經過,旱災他見過,蝗災他也遇到過。
除非真正的豪門大族,不然災禍來臨時也是經受不住的。
他們耿家只是普通的讀書人家,長子和次子都止步于秀才,幼子倒是天分不錯,已是舉人,如今還在讀書。
他一個被貶謫到瓊州的五品刺史,護佑不了在老家的親人,只能是把人接到瓊州來,放到眼皮子底下看著。
耿夫人不是眼睛只會盯著后宅的女子,瓊州是好,可瓊州是瓊王的瓊州。
“若是把全家人都接來瓊州,老爺和王爺的關系怕是就說不清了,將來孩子們還怎么科舉做官。”
王爺畢竟是天幕之人預言的盛世明君,皇上若是心中不膈應,又怎么會把人安排到瓊州,讓皇上膈應的人,在官場上哪會不受人排擠。
老爺的仕途已經不可能再往上走了,但孩子們呢,小兒子年紀輕輕就已經是舉人了,將來定是要做官的,還有下面的孫子們,瓊州連縣試都沒有,將來如何科學,孫女們又能在這邊挑到什么合適的婆家。
耿參望向遠方,目光幽深“在瓊州我又不是不能教他們讀書,何況,我是瓊州刺史,在旁人眼中,和王爺本就是綁在一起的。”
他雖是朝廷任命的官員,可如今卻和王爺住對門,跟隨王爺出去剿過匪,看著王爺一趟一趟的虜人,將來若是王爺野心暴露,他這個刺史焉能清白,子孫焉能不受連累。
事到如今,他不敢上報王爺有可能裝病一事,也不敢辭官回鄉,依照天幕之人所言,未來這天下哪里的日子都不好過,倒不如徹底和王爺綁在一起,把家人接來瓊州,王爺在護短這方面沒得說。
耿夫人終于點頭“那咱們這處院子怕是買小了。”
兩進的院子住不開一大家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