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呼”小仁王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了,只覺得自己的腿部仿佛有暖流往上,卻停在腰部的位置,氣流則相反,通過口鼻吸入肺,再進入胸腔,然后卡在胸口,沉不下去。
身體仿佛被分成了兩半,上半身仿佛被往后拽,腿則越來越沉重。
仁王知道小仁王的困境,但他沒有停下來。他慢慢調整自己手上的力量,在判斷小仁王逐漸失去力氣時給他一點力,讓小仁王一直處在極限,仿佛下一秒就要跟不上卻還是能跟上,大口呼吸到整個氣管火辣辣的,肺里隱隱作痛。
仁王一直拉著仁王跑到了山頂。
然后他停下來,將小仁王也扯上來,在小仁王腿軟幾乎站不住的時候,往他背后拍了一下,強行將人拍直以后按住了小仁王肋骨下方橫膈肌的位置,又用手指順著肋骨中間的那根骨頭,往兩邊按壓著推開,幫助小仁王隨著呼吸節奏打開胸廓“吸,呼”
明明還是極限的呼吸,但停下來以后氣流仿佛更難進入肺里了。
但氣流從熱變涼,原本火辣辣的氣管這時候逐漸降溫,手腳卻反而發起熱來。
“自己試著按照這個節奏,把胸廓打開,這里沉下去。”仁王按著橫膈肌的位置,一邊手還在順著小仁王的肋骨往里壓,再往外推,“想象一下,空氣進入肺里,胸骨柄也跟著打開,上提,然后氣流順著這根骨頭和附近的血管往下沉,到這個位置,力量再流向四肢。”
“用力呼吸。我知道你現在覺得呼吸很辛苦,但是習慣它。”
一開始用這種“過肺”的呼吸方法,就是會很辛苦的。但如果不習慣它,沒辦法進行下一步。
在狹霧山時,同門的師兄弟們其實是被鱗瀧老師利用狹霧山的地理位置,和層出不窮的機關,“逼迫”著只能用過肺呼吸榨取體能,繼而習慣這種呼吸方式的。在狹霧山,不用力呼吸沒辦法吸到足夠的氧氣,那么會手腳發軟,無法躲避那些真的會讓人見血受傷甚至留下不可逆傷害的機關的。
現代社會當然不能這樣,所以仁王找了更高一些的山,空氣沒有狹霧山那么稀薄但因氣流對撞比同高度的山要容易讓人缺氧。
最開始的臺階部分剛好讓人熱身,后續土路部分坡度不會太高,危險性沒有那么強,但必須集中注意力并且隨時控制自己的肌肉才能流暢往上爬,再利用本身爬山時身體的狀態去引導小仁王感受那種“過肺呼吸”的感覺。
進度肯定是要比狹霧山訓練更慢的,但不容易受傷。
更稀薄的空氣能夠延續身體為了適應環境和運動狀態被迫“過呼吸”的時間,這段時間里仁王一直用手去引導小仁王注意氣流的方向。幾分鐘后小仁王的呼吸逐漸平復,于是仁王讓他休息了一會兒,問道“
剛才那種呼吸方式,記住了嗎”
uri
想看拿鐵不加冰的無所不能的仁王君嗎請記住的域名
小仁王有些不明白為什么要那樣呼吸,但他還是嘗試了一下。
自行用那種方式呼吸的話,胸廓很難打得那么開,并且沒兩下就開始頭暈了。是因為心率沒有提高到一定程度的話,身體細胞的活躍程度還不能適應這種呼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