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有些冬筍不能長成竹子,不挖就要爛地里,那就是浪費食物,饑荒年代熬過來的蘇支書最見不得浪費,呼吁村民們與其坐在家里喝酒打牌,不如去山上多挖點筍,曬干了好好保存,可以吃一年呢
由于他們這環境好竹林多,因此也從來不缺筍吃,無論是新鮮的筍還是筍干都賣不上價錢,挖回家只能自己吃,導致這回響應支書號召的村民不是很多,基本都是四五十的大爺大叔。
年輕小伙子中,哪怕是親兒子蘇振興都不愿意去,假期余額不足,當然要抓緊時間門好好玩。
小賣部老板的弟弟來喊蘇家人去接電話時,蘇支書已經上山好一會兒了,基本要到天黑前才回來。不過,雖說前兩次接電話都是他跟蘇小美一起去的,但他們事后都聽說了,人家主要找的是蘇小美。據說是沈小虎舍不得她,老是一個人站在電話機前,想跟她講電話。
也就是說,蘇支書一起去也是負責騎車載人,既然如此,誰騎不是騎劉春芳懶得去喊老頭子了,直接把老大叫出來,“你陪你妹去一趟鎮上吧,騎快點,可別錯過接電話了。”
錯過接電話,搞不好又要他們這邊撥過去,那至少又要花一兩塊錢,父女倆不心疼,她可心疼壞了。
蘇懷瑾不在意誰陪她去接電話,重要的是接電話,董事長舅舅這樣隔三差五的找她,讓她有種很快又要得償所愿、發家致富的錯覺。
而且他的電話多在下午,正是她被迫刷題刷到懷疑人生的時候,中途去鎮上接個電話,來回路程就要半個小時,再加上接電話和期間門耽擱的時間門,她這一出去就要將近一個小時,突如其來的放風啊,這讓她如何不興奮
當著蘇二哥晴轉多云再轉陰的精彩面色,蘇懷瑾興高采烈坐上了蘇大哥的后車座。
她要接的電話也毫無技術含量,主要就是接受謝容笙的囑托,告訴沈凜小朋友要乖乖吃飯睡覺,這一套說辭她講了第三遍,都快要倒背如流了。
蘇懷瑾不知道她說話是不是真這么管用,跟她講電話的小少爺從始至終毫無回應,他甚至連吱一聲都不肯。不過也無所謂,她只要確定他舅的謝意如假包換就行了。
輕松完成任務,順帶刷了下董事長舅舅的好感度,蘇懷瑾自覺無可挑剔,準備按流程掛電話,冷不丁聽見電話那頭的問題,“小美,你想不想來首都”
去首都干什么,旅游嗎
蘇懷瑾還是挺心動的,她上輩子在首都出生長大,奶奶心心念念的都是十里洋場上海灘,但在她心里,首都才是她的故鄉。
如果有機會去看看自己出生前的故鄉,她當然不會拒絕。
只是不等蘇懷瑾立刻點頭說要,那邊謝容笙又笑道,“算了,這事我還是找機會征求你父母的意見。”
蘇懷瑾
掛了電話,看見他妹轉身出來的神情,和來的時候神采飛揚有些不同,蘇大哥關心問“小美,怎么了”
蘇懷瑾嘆了口氣,“沒想到謝先生堂堂海歸高材生,思想竟如此古板,我真是看錯他了。”
她認為這份邀請,是看在她這段時間門還要隔空哄娃、勞苦功高的份上,董事長舅舅隨機獎勵她一次首都游。既然如此,她當場答應,不就可以說走就走了嗎還要征求父母的意見,這事多半又要被從中作梗了。
得知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蘇大哥安慰道,“謝先生這么考慮也是正常,你想去首都玩一圈,不僅要爸媽的同意,還得要爸幫你去開介紹信,不然你都上不了車、住不了店。”
蘇懷瑾震驚,這都八十年代中期了,出門還需要介紹信這種東西她懷疑自己到了個假的八十年代。
蘇大哥看他妹啥也不懂,便耐心解釋道,“介紹信去哪里都要的,只是現在寬松很多,正當出門都能開。當然不想開介紹信也可以,現在查的不嚴,就是偶爾需要躲躲藏藏,挺麻煩的。”
在支書父親的影響下,老蘇家一家子良民思維,就連年輕氣盛的蘇大哥也更傾向于按規章辦事,坦坦蕩蕩抬頭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