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娘“哦。”
“舍不得了”
“倒也不是。”七娘似乎覺得說不清楚,從袖中把鳥扒拉出來,往長空中一丟
小喜撲楞著翅膀劃了個小圈兒,又迅速飛回七娘袖子里。
七娘不好意思撓了撓頭“它好像不愿意走呢。”
李白無奈笑了“那邊帶著一起回劍南吧。”
開元十五年的春日里,小喜似乎知道自己有了個家,藏在七娘袖子里,發出陣陣報喜聲。
夏初,劍南道草木葳蕤,正是青綠時候。
綿州青蓮鎮上,李家的宅院處于地段最好的中心位置。雖然礙于布衣白身,宅子占地不算大,內里卻花費了不少金銀
,奇石花木,家具擺件,無不是照著長安時興的樣式命人打造的。
一大早,李宅除了奴婢們匆匆來去,卻不見一位主人。
王氏剛起,身子還有些犯懶,索性半靠在美人榻上,揉了揉眉心問道“憐奴可醒了”
身旁貼身婢女道“未曾。小郎君昨日用功,看書晚了些,現下還在睡著。”
王氏又問“大郎呢”
“回娘子,大郎昨夜又宿醉睡在外頭了,聽說與綿州的張氏合伙做事,卻被坑了錢,怕郎君近日回來又要抽他,便躲出去了。”
王氏聞言露出滿意的笑容“還是我家憐奴能讓他父親省心。”
婢子聞言垂下頭,不敢應聲了。
李家在綿州這一脈,如今統共三兒一女。
府中郎君名李客,常年行走在外,同粟特人做生意,對綿州的家事甚少插手。而大郎李凝、二郎李白乃是原配娘子所出,李白出生兩年后,她便病逝了。3
如今的王氏是繼室,育有一子憐奴,一女明悅。
提到那個只會賠錢的紈绔長子,王氏便來氣,但最讓她忌憚的還是二郎李白。
這個孩子跟李客太像了,任俠義氣,熱衷于劍技,這幾年在外游歷,聽說還作出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文,已然小有名氣了。
王氏煩悶地皺著眉頭“二郎來信說要回家,人大概什么時候能到”
她從家中帶出來的女客奉上一杯茶,笑道“從江城回來,再怎么晃晃悠悠,這會兒也該入綿州了。”
女客正說呢,外頭管事腳步匆忙“娘子,二郎到鎮上了。”
王氏揮揮手。
他還是回來了,想為她的憐奴計長遠,就不得不行險著。
李白可不知道,家中這位繼母正在算計他。
他帶著七娘風塵仆仆趕回來,此刻卻被一個六七歲的孩子橫身攔在了府門外。
李白有些頭疼道“憐奴,你攔在這里,兄長怎么進去”
這位府中最小的郎君也不知整日被灌輸些什么,看向李白的眼神里帶著不屑,還有一絲絲嫉恨。他叉著腰道“你才不是我兄長,我阿娘只有我和阿姊兩個孩子”
李白毫不在意“行,你躺著吧。七娘,我們跨過去。”
七娘躍躍欲試,邁開大步就要往憐奴臉上踩。李白連忙將人托舉起來,看著她小腳在空中胡亂比劃。
李白悄聲附耳道“我嚇唬他的,你怎么真踩啊。別忘了,我們此次回來是要州縣開具家狀的,別惹事。”
七娘嘆氣,再看向憐奴的眼神,帶著一種菩薩般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