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第二日,晨曦微亮。
寂靜的縣城仿佛還沒蘇醒,盛葉舟從自習室中出來后,起床又默寫了遍方才所學內容。
等再次抬頭看向遠處時,還是沒看到街上有人影走動。
昨天人生地不熟的并未多想,今早這么一瞧才覺得此片宅子缺少煙火氣。
下樓用飯時一問,掌柜才幫著解開疑惑。
“此處片區租住的都是些專門采蕈的百姓,如今山上鮮蕈時節已過,自然大部分都回村里了。”
彩鑼巷靠著縣城西北角,距西北的彩鑼山較近,每到開春季,就有無數的農戶租住在此處,方便采集鮮蕈與售賣。
待到秋季,他們便回村忙秋收,等明年春天才會再次返回。
而現在彩鑼巷剩下的,都是些土生土長的城中居民。
“羅平縣秋冬最是冷清,街上都見不著幾個人。”
離開前,掌柜所說的話正如實在眾人面前上演。
街上寥寥幾個賣吃食的攤販,生意冷清得老板雙雙聚在一起閑聊,幾雙眸子不停打量著路過行人。
一行衣著華貴的老少走過主街,還引起了不少人圍觀。
好在地上泥水都已被曬干,不至于讓人滿身泥漿地上門拜師。
盛葉舟轉頭觀察著兩邊街道的鋪子,發現其中一大半竟然都是售賣山珍干貨的鋪子,剩下兩家酒樓一家糕點鋪。
反而是百姓們需求最大的糧鋪布店不見蹤影。
看來縣城里應該還有其他供百姓生活交易的街,這條主街是面向來縣城收購鮮蕈的商戶。
又在路上兜兜轉轉半日,尋了幾人指路后好不容易才找到了昨天兵士長所說的馬穗坡。
灰撲撲的門樓牌坊立于眾人眼前。
馬穗坡原來只是當地年長居民口口相傳的土名,這個地方真正的名字叫榆木坡
也就是榆木先生的榆木坡。
站在牌坊下,幾位長輩不約而同地倒吸了口涼氣。
縣城實在太小,他們一路問路走來,竟沒發現其實已經在不知不覺間走出了內城。
說是條巷,其實說是個村來得更貼切。
蜿蜒鄉間小道上稀稀拉拉散落著幾座宅子,最遠處的宅子就在山腳下。
牌坊后是條小河,有婦人正蹲在河邊洗洗涮涮,見到陌生人,趕忙提著還在滴水的竹簍子站起高聲問道“你們是誰,來尋人還是路過”
“老人家莫慌,我等今日來此是拜訪舊友。”盛禺山連忙拱手。
婦人眸子中滿是防備,說著將竹簍往身后一拋,又連聲追問“尋的是誰,可是我榆木坡之人”
“我們幾人是來尋趙衍,趙先生。”
“趙老頭”婦人一聽這個名字,神色瞬時松懈下來,滿是皺紋的臉上露出個笑容“看你們穿著我還以為又是哪家挨千刀的商戶打算來收干蕈呢。”
聽這話便知
老大娘也是在收購蕈中深受其害一人。
“老大娘可知趙先生居所在何處”盛建宗連忙上前拱手,若是再與婦人搭話,下一瞬他們怕要聽婦人嘮叨上半把個時辰。
“山腳那座青磚瓦房就是老趙頭的屋子。”婦人笑,指著最遠處的一座宅子。
既已得到確切地址,幾人忙拱手告辭。
哪知婦人倒是起了興趣,竹簍子都不收拾,雙手隨意在圍裙上擦了擦后熱情地要給幾人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