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朱紅宮墻如一卷畫軸,圈起了皇宮內最錦繡的一片土地,往日嬌怯燕語,鶯歌婉啼,都化作了斷壁殘垣。
短短幾日,滿苑姹紫嫣紅被連根除去,雕金碧玉也被人鏟平,宮殿內貴重之物盡皆賞賜出去,或歸還了天子私庫。
此處是被芳歲帝封禁的永康宮。
厚重的朱門上掛著一道粗如碗口的鐵鎖,此刻鎖鏈解開了虛掛在門邊,門開了一條縫,可容納一人穿過。
而永康宮空蕩蕩的殿前站著一個人。
那人一身烏沉如墨的衣裳,唯有下擺墜金繡龍,金絲龍爪正抓著窄細腰身,流光浮動如龍躍潛淵。
陛下為何近兩日總來這永康宮,莫不是在悼念太妃
小福子悄悄打了一下自己的嘴,陛下的事情也敢琢磨了。
他從門縫擠進來,小碎步走到姬洵身邊,埋頭弓著腰,兩手一捧,
“陛下,扶陵君差人遞了兩封信給奴才,送信的人是個小郎,說貞國使者的事情扶陵君已有進展了,還有另一封是貞國使臣的拜帖,他已萬事俱備,只待陛下吩咐。”
姬洵將視線從空蕩的主殿內收回來,他接過信紙,大概掃了一眼,便知其上的內容了。
扶陵在信中言說自己已經將事情辦妥了。
那群貞國使者確實有意想再搭上萬疏影,可偏沒有趕上好時候,攝政王萬疏影身體還沒好,時不時就發起熱,全然沒空閑與他們碰面。
因腿上的傷不是在尋常的地方,若有差池,怕是要影響了攝政王以后走動。
所以王府的醫官看得很嚴,也不準他們貿然登門。
這群貞國人在金雪城待了小月余,被萬太妃放了鴿子,接觸無門,也是一籌莫展,正巧扶陵找到接頭的人,他假意支持和貞國人搭上線,兩方人馬許是都懷著鬼胎,當下一拍即合了。
另一封信是貞國使者遞上來的拜帖。
姬洵看著,摸著下唇笑了一下。
怪有意思的,不枉費他期盼了這么久。
這封信名為拜帖,實際上是一封不太客氣的約架邀請函。
上面寫的內容,可以概括為貞國皇帝自稱仰慕芳歲帝已久,也聽聞芳歲帝圣主的名聲,有意想拜芳歲帝為長,但可惜他國務繁忙不能親往堇國,特意派遣使臣猛將若干人等,來與堇國諸位比試一番。
若是堇國勝了,貞國便將鎮國神弓作為兩國邦交之禮,雙手送上。
姬洵微微詫異。
鎮國神弓,這不是貞國開國皇帝的神兵么,這都肯拿來做賭注
再往下看。
若是堇國敗了,貞國要向芳歲帝討要一名良才帶回貞國。
剩下的部分不必贅述,幾乎都是明面上的諷刺,似乎生怕芳歲帝是個太軟弱的皇帝,看不懂他在信中的挑釁,甚至有些用力過猛了。
這拜帖半點不正式,字里行間還滿是硝煙
味兒,通篇的遣詞造句都有意在激怒姬洵。
來堇國的這幾個人,該不會是貞國的棄子吧。
姬洵又看了一遍,笑了,“真是可憐。”
姬洵將信紙在兩指指尖一折,疊了個紙飛機,他抬手一扔輕飄飄地讓它飛出去,又眼看那紙飛機順著風飄到泥里。
“將這群貞國使臣們請進宮來吧,兩日后于宮內舉宴,朕與諸位愛卿同在,至于信上的條件,讓他們赴宴當日親口訴說與朕。”
小福子記住了陛下交代的事情,“奴才這就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