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父皇的病已經拖了一年,依然沒有康愈的跡象,本宮身為臣子,深感憂心,所以前日才向父皇提議,修建寺廟,為他祈福。”
太子將前日在謝括那里碰壁的事,和高耽說了
太子深深嘆了口氣“只可惜,工部謝括從中作梗,建寺之事,至今沒有頭緒。”
高耽垂眸思考半晌“太子爺關心陛下,此番孝心,天地可鑒也。”
一般修建的寺廟,就算是規模最大的靈業寺,也只需五十萬兩便能解決。
太子開口就和工部索要二百萬兩白銀,不過是想從中抽取些好處。
高耽何等精明,自然知曉其中關竅。
高耽只是這樣感慨一番,并沒有表明心跡。
太子不由得抓心撓肺,暗暗咬碎了牙。
太子“之淮在本宮手下當翊衛,已經有三年了罷上次本宮遇刺,就是他擋在本宮身前舍命相救。
本宮最近想著,尋個機會,將他拔為勛衛,寸步不離的守在本宮身邊。”
高耽微笑“之淮何德何能,得太子賞識”
太子也笑了笑,喝了一口酒,伸出五根手指“高公公平日在皇上面前服侍辛苦,這次若是能成功修好千手觀音廟,必少不得高公公的功勞。”
這話的意思是,會將多從工部那里得來的銀子,分五十萬兩白銀給高耽。
高耽也是老狐貍,任憑太子怎么樣說,也不表態。
太子在他這里得不到好處,心中惴惴。
誰知道高耽心中已經有了想法,回到龍嘯宮,剛好皇上在睡覺。
他稍一思忖,便叫來干兒子,如今正在司禮監當任的太監張文耳語一番。
張文沖他點頭哈腰,表示自己一定不負干爹重任。
黃昏時分,謝括乘著一輛小轎,回到宅邸。
他一把年紀,沒有兒子,家中只有一個女兒,還是將近四十時正妻所生。
他不免將這女孩視若珍寶,將自己畢生所學的治理運河的學問,全部教給她。
謝挽青等在內院正廳,看到謝括進來,便站起來“阿爺,你今日回來晚了。”
謝括擺擺手“朝中有事。我叫你背的治水十則你可背熟練了”
謝挽青點頭。
謝括拄著拐杖在桌前坐下,教考了謝挽青幾句,隨后便回房休息。
他躺在床上,剛合上眼,就聽到門外有動靜。
家仆李四急匆匆跑進來,焦急道“老爺,老爺”
謝括被吵醒,有些不耐“怎么回事”
李四囁嚅道“宮中來了傳旨太監張文,說皇上讓您現在進宮”
“”
他話音未落,如同驚雷在頭頂炸響。
謝括愣了愣,立馬扭著老骨頭從床上爬了起來,他換好衣服來到門口,果然是宮中來的太監張文。
張文一襲蟒袍,笑盈盈的看著他“謝大人,皇上有旨,請您現在隨我進宮罷。”
謝括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內滿腔欣喜。
因為大楚近來水患嚴重,這位萬歲爺又三年不上朝。
謝括有好幾次想和萬歲爺討論水患問題,只可惜連皇帝的面的見不著。
難道說萬歲爺終于想起了飽受水患肆虐的百姓,愿意見他一面了,所以才夜半召見
謝括這樣一想,不由得感動得老淚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