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吟閣內,皇帝與蕭棠相對而坐。
正是秋日,帝后面前擺著各色各樣的花糕,尚膳監特制的蛋卷,一亭秋色,滿園寒香。
周圍全是光彩奪目的菊花,二色瑪瑙、白牡丹、狀元紅
兩人坐在閣中往下看去,不由得精神為之一爽。
這是帝后二人的賞菊時光,就連大太監高耽也屏退在遠處。
蕭棠今日,容顏艷麗無比,鳳袍金釵襯得人愈發端莊。
皇帝自從登基以來,平日里成天泡在酒色中,倒是極少見這位皇后。
他抬起浮腫的雙眼,看著皇后漂亮非常,難以遏制想和她親近的沖動,忽然看見蕭棠皺著眉,重重嘆了口氣。
蕭棠在皇帝面前總是一副嚴肅模樣,皇帝其實有點怕她,又有點敬畏她。
因為以前他還是不得寵的宋王,多虧蕭棠扶持才能當上太子、登上大寶。
蕭棠在皇帝眼中是畫中仙女,碰不得,玷污不得。
皇帝“皇后,為何嘆氣”
蕭棠吃著花糕,漫不經心的說道“皇上,臣妾聽說,昨日京中百姓們給太子做了一塊重達十石的孝賢石,搬到了東宮,贊頌太子仁孝。”
孝賢石,便是在極重、極貴的石頭上雕刻著名贊頌文章賢孝論。
百姓們給太子送這種石頭,其意不言而明。
皇帝皺眉。
他自登基以后,性格是愈發多疑,不管怎么說。
太子賢名太盛,對于一國之君來講,都不是好事。
皇帝目光沉沉,問道“怎么回事百姓們為何無端給太子送這樣的石頭”
蕭棠搖頭“還不是因為,太子前些時,張羅著給皇上修千手觀音寺。”
“西兒本就有賢名,樂善好施,待人和善,若是再給皇上修這座寺廟,那更是坐實了仁孝二字。”
皇帝眉頭皺的更深“太子反應如何”
蕭棠“臣妾聽聞,西兒見到此石,很是高興。”
蕭棠也沒說謊。
那塊石頭是蕭徇找人送到東宮的,早晨太子看見,還以為真是百姓們擁戴他,欣喜無比。
只是他身邊的謀士,公孫柯堅決反對他收這塊石頭,太子才戀戀不舍的讓人把石頭砸爛。
但這些事,她懶得說,只是把太子見了石頭的反應說與皇帝聽。
皇帝面色沉沉。
當時太子提出要修建千手觀音寺的時候,他也沒多想。
畢竟人的年紀大了,就開始信起鬼神來。
但他沒想到,太子為他建寺,反倒是讓他的美名傳的更甚。
百姓們好好的,不來贊頌他這個皇帝,反而一起去贊頌太子,可見人心向背。
蕭棠慢條斯理的喝著茶,就像是這件事只是什么笑話,不值得一提。
皇帝卻微微傾身,沙啞著嗓音問道“皇后看,這件事,應當如何處理
”
午后。
高耽被小太監服侍著洗漱完畢,便收到了從外面遞進來的兩份奏本。
原本大臣的折子,分為題本和奏本。
題本以衙門名義呈送,主要講的都是日常的工作匯報,一般都送往蕭娘子府。
而奏本則以官員個人名義呈送,主要是彈劾朝中官員,直接發往宮中呈至御前。
這封奏折是彈劾張文詐傳圣旨的,洋洋灑灑一千余字,看得出攥寫者是個文采飛揚之人。
高耽翻開折子讀完,眸色微暗。
他讓張文詐傳圣旨,原本只是想給謝括那老不死的一個小小的懲戒。
高耽在宮中一手遮天,他也沒想到,會有不怕死的文臣,敢彈劾他的人。
張文是他的干兒子,更是他在宮中的心腹,他肯定是要保的,也早已想好了說辭。
這個時間皇帝還在和美人同眠,高耽閉眼倚靠在青花紫檀鎏金圈椅上,緩緩摩挲著自己的雀紋象牙玉扳指,沉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