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孫成是誰的人
高耽腦海里閃過蕭徇的名字,但很快否定了這個想法。
他雖然和太子的關系頗為密切,但和蕭徇的關系也還算是友好。
蕭娘子為皇上辦事,和他向來井水不犯河水。
蕭徇犯不著,為了謝括這個老頑固,得罪自己。
而且孫成只是戶部一個小小的給事中,蕭徇獨攬大權,吏部都是她的人馬,想提拔個小官是輕而易舉。
若他是蕭徇的人,恐早就受到了提拔,不會只是這樣一個小官。
孫成是天璽二十四年的進士,曾經是秦王的僚屬,后來受到推薦進京為官。
高耽瞇眼。
難不成是秦王的人
忽然有小太監進來稟報“老公公,皇上喊您,說是要去花曹閣聽戲”
高耽本想先把這討厭的本子壓著,又看到小太監怯生生道“皇后娘娘問,今日朝臣有無奏本呈上”
高耽心里罵了一句。
現在軍國大事都是蕭家姐妹打理,蕭徇主外,蕭棠則是負責給皇帝讀大臣呈上的奏本。
原本是每日都會遣人來問他,但此時此刻,高耽聽起來就覺得格外刺耳。
高耽無法,只能帶著奏本來到龍嘯宮。
自從開始服用左徽的湯藥,皇帝的精神好了不少,可眼窩深陷,整個人臉色鐵青的嚇人。
他懷中抱著美人,懶懶倚靠在御座上,抬眼看著高耽進來。
蕭棠端坐在他身旁,問道“高耽,今日有何奏本呈上”
高耽微微躬著身,微笑道“只有兩個奏本,一本是彈劾張文詐傳圣旨疏,另外一本是”
高耽料想這些迂腐文臣也只會將這“詐傳圣旨”當作頭等大事彈劾,今日只讀了彈劾張文的本,其它的奏本還沒來得及看。
如今翻起來看了看,只是極其平常的內容,也沒有留
心,直接讀了出來“桑乾、吳郡水患治理情況。”
這看似不相關的兩個奏本,并沒有引起高耽的警惕。
蕭棠坐在皇帝身邊,眸光微閃。
皇帝皺著眉,滿臉的不耐煩“你且讀來。”
高耽沉穩的捧著奏本,一字一句的讀出來,皇帝越聽,眉頭皺得越深,臉色陰沉的問道“這是誰給張文的膽子,讓他詐傳圣旨”
高耽急忙跪了下來,說道“老奴有罪,老奴該死”
高耽在皇帝做宋王時,就陪在他身邊,皇帝對高耽,很是信任。
皇帝看到高耽惶恐的模樣,不由得放緩了聲音,問道“怎么回事”
高耽“太子看萬歲爺病體未愈,十分憂心,故想修建千手觀音寺,為陛下祈福。論理,這修建寺廟的錢,得要工部出,但太子爺找工部拿銀子,工部尚書謝括卻不肯,導致這為皇上祈福的美事一拖再拖,現在也還沒有動靜。”
皇帝表情沉沉,嗯了一聲,示意高耽繼續說下去。
高耽急忙道“萬歲爺息怒,都怪老奴。”
皇帝皺眉“這又與你有什么關系”
高耽“老奴看這樁美事一直不動,擔憂得罪了觀音娘娘,誤了萬歲爺的圣體,好、好生焦躁,便在張文面前發了幾句牢騷,誰知他年輕氣盛,居然恨上了謝括,干出這等大逆不道之事,還請皇上恕罪。”
高耽聰明無比,知道這詐傳圣旨事件,只要和皇上的龍體安康掛鉤,皇上必然不會追究此事。
皇帝并未生氣“你對朕倒是忠心,但這張文詐傳圣旨,膽子未免也太大。”
高耽垂眸“奴才該死。”
蕭棠早就看出高耽在為張文開脫,便淡淡說道“你再將關于水患的奏本讀給皇上聽。”
這個奏本無關緊要,高耽便一氣呵成的讀完。
這是吳郡治水官馮憲呈上。
他在奏本中,著重描述了吳郡當地百姓如何飽受水患災難。
水患導致吳郡十室九空,百姓妻離子散,不少人背井離鄉,路邊都是災民的尸體。
皇帝雖然不關心朝政,但也有些動容。
高耽繼續讀,接下來的內容,是一份清晰簡潔的預算,詳細說明了工部派人修建河堤、雇傭工人所需要的銀兩。
一共是二百萬兩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