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擋在黃琬前方,走近木匣,用劍刃挑開鎖扣。
匣蓋翻開,一塊帶著光澤的方形物件出現在眾人的視野內。
劉昀幾人還沒看清那是什么東西,倏地,不知道是誰大喊了一句“傳國玉璽”,眾人渾身一震,驚愕側目。
就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傳國玉璽”引走的那一瞬,刺客掙開護衛的手,用上臂夾住咫尺之遙的刀鋒,往自己的頸部狠狠一推。
“攔住他”
不知是誰喊了一聲,但遲了一步。
守衛立即收回刀刃,俯身檢查刺客的傷口。
“咽、咽氣了。”
聞言,守衛與門人皆單膝點地,卸兵請罪。
門口負責盤查的人沒有發現匣子內的暗格與兵刃,將人放入屋內,已鑄成大錯;如今他們又沒看好刺客,讓人當著豫州牧的面前自盡,更是失職。
黃琬神色凝重,示意衛兵帶著刺客的尸首離開。
侍女戰戰兢兢地捧起匣中之物,用清水洗凈,捧到黃琬身前。
那是一方四寸大小的玉印,頂端五龍聚頭,連著綬帶。底端是兩排篆文,刻著“受命于天,既壽永昌1”八個大字。
果然是傳國玉璽的模樣。
黃琬輕輕地倒抽了一口冷氣,額角疼得厲害。
劉昀也看清了那個玉璽的模樣,視線右偏,落在底端的一角。
那里鑲著一小塊黃金,與玉印既格格不入,又相對和諧。
嗯,傳聞王莽篡漢時,王政君曾丟擲玉璽,把傳國玉璽磕碎了一個角。如果這個玉璽是假的,那也是高仿品,充分還原了這個重要的細節。
“傳國玉璽怎會在此處”
陳群首先打破沉默。
郭士子瞥了他一眼,輕聲道
“幾個月前,十常侍作亂,挾少帝與天子出城,玉璽從此遺失。”
他意味深長地盯著這方玉印,
“這是不是真的傳國玉璽,猶未可知。”
不管這是真玉璽還是假玉璽,對于黃琬而言,都宛如一個燙手山芋。
黃琬屏退其他人,對劉昀等人道“三位怎么看”
劉昀道“這是針對豫州的陰謀。而這玉璽,恐怕就是刺殺失敗的后招。”
剛才刺客對黃琬的殺意并不是偽裝出來的。他的每一式都狠戾無比,目標更是黃琬胸前的要害,如果有機會,他一定會殺了黃琬。
相比之下,這個木匣更像是迷惑他人的物件。如果單純只是為了刺殺黃琬,沒必要將玉璽放入匣中,由此可見,這個“傳國玉璽”,就是對方的第二手準備。
至于這個玉璽的作用
“有人想取黃豫州的性命。若不能取,便要逼迫黃豫州進京。”郭士子看著玉璽,眼中現出幾分譏誚,“此物,不過是仿品罷了。”
傳國玉璽意義甚重,就算幕后之人再大方,也不會隨隨便便把真品拿出來送予他人。除非對方腦回路清奇,否則,基本可以確定,這玉璽就是個假貨。
陳群的兩團濃眉虬成一個大叉“即便只是假貨,豫州也不能把它當作假的。”
傳國玉璽畢竟意義不同。漢臣找到遺失的玉璽,不管是否為真,都要交予朝廷,否則便是暗藏不臣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