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特蕾莎認為這還是放在身邊好,若放在木屋房間里,被法蘭西王后翻到那可就是一場災難。
黛玉和特蕾莎的喜悅顯而易見,她們一直都在深宅大院或皇宮里,對學校這一詞陌生又期待。
她們停在一房屋前,黑頂紅墻,又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這樣破的房子,算什么學校”朗巴爾夫人忍不住撇嘴。
“夫人,這可比我們的那木屋好多了。”林黛玉掩住嘴,笑懟朗巴爾夫人,挽著特蕾莎的手一同進屋。
里面是長長的教室,兩墻邊壘著書本,黑色木桌被燭臺照得油亮油亮的,那男子已經在講臺上等候多時,看見黛玉她們來了,立刻起身上前迎接。
“女孩們,你們終于來了。”男子一身漆黑的燕尾服拖在地上,脖子前白色領巾在黑色禮服襯托下格外顯眼。
男子恭敬地伸手,自我介紹“我就是這里的老師,你們可以叫我約翰先生。”
特蕾莎和黛玉回了個禮,在他的帶領下,她們坐在一張桌子旁。這是三人桌,旁邊坐著一棕色頭發的女孩。
這女孩朝黛玉微微一笑,黛玉只見這女孩眉眼深邃,鼻梁高挺,容貌和黛玉見過的法蘭西和華夏人不同,臉上兩邊的省斑讓黛玉過目不忘。
“我叫讓娜。”那女孩一口英倫腔,特蕾莎也說出黛玉和她自己的“名字”。
為了避嫌,黛玉她們沒有使用自己的真名,而是挪用了自己女仆的名字。
讓娜顯然不是個羞澀的女孩,她用探究的目光打量黛玉,說“你看起來有點眼熟,法蘭西很少有黑頭發的。”
“你為什么會來這里”讓娜壓低聲音繼續說,“和我一樣是來看講臺上那滑稽的小丑嗎”
聽讓娜說,這約翰先生的學校在楓丹白露居民眼中可是大逆不道的,以往的學校都是學什么圣經故事,而這學校竟然學習那些啟蒙運動的知識以及自然科學等新知識,什么“天賦人權”,“三權分立”。
不愧是德國人,黛玉不由想到康德先生,她偷偷瞄了姐姐特蕾莎一眼,如果真像讓娜說的這樣,那特蕾莎肯定會愛上這所學校。
林黛玉回讓娜“我是陪我姐姐來的,聽你這么說,這學校可就適合她。”
“親愛的,你可真幽默。”讓娜笑笑,玩味地看著講臺上的約翰先生。
林黛玉也不由打量他,內心還是疑惑重重,這男子請她們姐妹倆來他的學校本就叫她疑慮,再加上讓娜這么一說,她對這大逆不道的學校更添一絲好奇。
反正她現在也回不了巴黎,倒不如趁這機會好好了解皇宮外的真正法蘭西人民的生活。
足夠的了解對她返回巴黎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