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風火甫一噴出之際,李小魚卻正好自斷崖墜落。如此,在驚人的巧合之下,被那回縮的陰風卷入洞中。
如果這前后相差數息,李小魚此刻恐怕早已身隕多時!
但李小魚這時所想的,卻非是如何自這狹小的裂縫鉆出,而是思忖怎樣將之封閉!
在李小魚想來,之前那風火噴出崖壁,前后不過百息光景,又加之這斷崖附近罕有人至,是以尚無人覺察。
可若這裂縫不加以封閉,那么只要風火復再出現,便會徑直自這裂縫噴出。
如此不出數日,這風火洞與那坐化老者,定會被宗門發現!
而一旦如此,那老者身為一代丹峰峰主,坐化后竟身無長物,這又豈合常理?
若稍加追查,每晚攀上斷崖修煉的李小魚,必會成為最大的懷疑目標。
那鐵戒內老者所遺之物,盡管尚未仔細觀瞧,但李小魚心知,每一件均可堪稱至寶,對于日后修煉將有莫大裨助。
特別是那尊半截小塔,李小魚更是隱隱感覺,對自己有著一種莫名的吸引之力。
但這一切,若這風火洞暴露,將極有可能瞬間失去!
而將老者的遺物盡數上交宗門,李小魚也不是沒有想過。
但李小魚僅只一個地位低微的外門弟子,根本沒有資格覲見宗門高層,若想將老者遺物上呈,唯有通過外門長老轉交。
可外門長老平日里一向高高在上,特別是轄管李小魚的那馬長老更是冷漠至極,對外門弟子極少正眼相看。
靈修的世界,表面看去一派祥和,可一切皆以實力為尊,其中的冷酷無情,李小魚入宗六年,耳聞目睹之下可謂深有體會。
是以李小魚百分百確定,只要將遺寶交予那馬長老,必會先得到一番笑臉夸獎,隨后,這遺寶定會落其私囊。
而自己這個獻寶之人的下場,就是絕對不出三日,便會神秘消失!
是以李小魚在服下奪天丹的那一刻便已決定,絕不會將遺寶上交!
故而在離去之前,必須將這崖壁上的裂縫封閉。
思索了盞茶光景,李小魚突然眼前一亮,一撫鐵戒,那柄木劍瞬間出現掌中。
不想木劍甫一入手,李小魚的手臂頓時猛然一沉!
體內靈力一陣急轉,李小魚方穩住身形,驚異當中不由低頭向這木劍望去。
只見這木劍十分小巧,長約二尺通體暗紫,劍柄與劍身渾然一體,乍一看去,便好似一截棗枝削成的玩具一般。
但李小魚卻是心知,此劍絕非表面看去這般簡單。
皆因此時的李小魚靈力運轉之下,便是千斤重物亦能輕松舉起。
但這木劍僅只二尺長短,重量卻遠超千斤,又豈能是尋常之木?
心中驚奇之下,李小魚將木劍平舉,試著將一股靈力注入。
不想這木劍竟猛然一震,旋即,一道劍罡激射而出直沒洞壁!
見此情形,李小魚不由心中大喜,四下打量了片刻,遂靈力運轉,揮劍向著右側的洞壁刺去。
靈力激發之下,這木劍愈顯不凡,劍身隱泛紫色熾芒,那堅硬的巖壁竟一刺而入,便好似切削豆腐般輕松!
如此不大光景,右側洞壁上半人高處,一條五尺圓徑、足有十余丈長的側出通道,便被李小魚用木劍生生挖出。
而正對風火大洞的那人高裂縫,不僅早被大石封堵得嚴嚴實實,便連大半個洞窟,亦已被堅石塞滿。
沒有了風火噴出的后患,李小魚借著木劍散發的濛光一路破巖前行,且隨著行進,不斷將身后通道以碎石封堵。
就這樣,半個時辰過去,李小魚約莫距離已然夠遠,便轉向斷崖一側掘進。
不大光景,只覺眼前一亮,已是破壁而出!
崖澗仍是浮云滾涌,隱有聲聲鳥鳴自崖上傳來。
李小魚將頭探出崖壁,深深地嗅了一口那草木清香,直感恍若隔世!
一念將木劍收入鐵戒,李小魚手攀崖壁扯了些青草藤蔓,將通道口仔細封堵遮蔽,待表面看不出絲毫異狀之時,遂向著崖下攀去。
斷崖千仞,壁立如刀。
氤氳的浮云中,遠遠望去,援壁而下的李小魚就如一只輕巧的靈猿,不大功夫,便化作了一個小小的黑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