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他頗為自豪的樣子,蒙仲很想說這段故事其實還有下文。
是的,晉文公重耳是個很固執的人,而介子推比他還固執,重耳為了洗刷自己“忘恩”的責任,索性就叫士卒放火燒山,逼迫介子推從深山中出來;而介子推呢,寧可被燒死在深山當中。
換而言之,解張的好意,非但沒有幫介子推得到他贏得的賞賜,反而間接害死了介子推。
但看著張嵇頗為自得的樣子,蒙仲很識趣地沒有將自己所知的后續告訴他。
九月二十七日,公子章派人向蒙仲傳令,大意就是告訴蒙仲,他將在次日率軍進攻邯鄲,命蒙仲到時候率軍佯攻邯鄲南城門,牽制王師的一部分兵力。
得到這個消息后,蒙仲先跟張嵇商議了一番,可能是因為蒙仲待自己頗為尊重,張嵇很爽快地表示:“(牛翦)司馬命我率軍協助蒙司馬你,司馬就將我視為你的部將,只管吩咐即可。”
蒙仲笑著回應:“那就仰仗張司馬了。”
“哪里哪里。”
次日,即九月二十八日,蒙仲留下向繚、樂續二人與五百名代郡兵守衛肥邑軍營,帶著樂毅、蒙遂、蒙虎、武嬰、華虎、穆武、樂進等人,以及近八百名信衛軍、四千余代軍兵,浩浩蕩蕩前往邯鄲南部。
從旁,還有張嵇所率領的兩千騎兵側應,并且負責與公子章那邊主力的聯絡。
辰時前后,張嵇便策馬來到了蒙仲的戰車旁,抱拳稟報道:“蒙司馬,安陽君那邊亦率領軍隊啟程前往邯鄲了。”
蒙仲點了點頭,心中估算了一下,覺得他與公子章應該能在差不多的時間段同時抵達邯鄲的南城門與東城門——畢竟去地太早,保不準邯鄲一帶的王師便先進攻他。
似這般又過了約半個時辰,蒙仲軍便迎面撞上了一支軍隊,從對面軍隊的旗幟判斷,應該就是雁門守趙袑麾下的軍隊。
見此,蒙仲傳令蒙遂,命后者并華虎、穆武、樂進三人,率各自麾下的代郡叛兵保護到軍中的那六座井闌車,畢竟那是真正能對邯鄲造成威脅的有利武器,否則單單依靠攻城長梯與沖車,恐怕蒙仲麾下兵卒陣亡過半,都很難撼動邯鄲的城防。
在向蒙遂等人傳令后,蒙仲又召來蒙虎、武嬰二人,有意命二人率領兩千步卒,配合張嵇麾下的騎兵,擊潰對面的趙袑軍。
不得不說,對面的趙袑軍至少有五六千左右,而蒙虎、武嬰二人僅兩千兵卒,倘若在平日里,蒙仲絕對不會采取正面交戰的策略,但由于這次有張嵇麾下兩千騎兵的協助,蒙仲的底氣亦多了幾分。
“就讓我見識見識趙國騎兵的實力吧!”
在下達了前軍準備進攻的命令后,蒙仲暗自說道。
事實證明,有一支數量不少的騎兵在旁側應,著實有利于迅速打開局面。
這不,當蒙虎、武嬰二人率領兩千步卒從正面進攻趙袑軍時,張嵇的兩千騎兵從側面、甚至是繞到趙袑軍背后,使原本彼此正面交鋒的局面,一下子就成了蒙仲方三面夾擊趙袑軍的情形,
只見在蒙仲的遠遠關注下,瞧準時機的張嵇率領兩千騎兵直接殺入了趙袑軍,借助戰馬的速度,瞬息只見就鑿穿了趙袑軍的隊形,以至于趙袑軍的陣型立刻被騎兵攪亂,無數趙卒大聲驚呼著,惶惶四下逃跑。
可即便如此,趙袑軍還是被蒙仲軍追殺了一陣,導致至少數百名王師趙卒在潰逃期間被張嵇的騎兵,以及蒙虎率領的戰車隊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