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仔細想想,其實屈原說得也沒錯,畢竟再這樣下去,他楚國的底子就要被楚王熊橫敗光了,搞不好還會亡國。
而莊辛乃是楚莊王的后人,他當然也不希望看到國家覆亡、山河破碎的局面,因此倒也并不抵觸屈原的話。
但盡管如此,從屈原口中聽到這番話,還是讓他大感驚詫。
見屈原目不轉睛地看著自己,莊辛猶豫了半響,最終苦笑著說道:“這還真是……還真是一番‘難以啟齒’的話啊。”
說罷,他朝著屈原拱了拱手,正色說道:“屈大夫如此信賴在下,將肺腑之言相告,在下感激不盡。……只要屈大夫并無私心,莊辛愿鼎力相助!”
見此,屈原立刻表明心跡:“屈原之心,可鑒日月!若有一絲一毫的私欲,神人共戮!”
莊辛深深地看著屈原,見屈原態度嚴肅而真誠,他點了點頭說道:“既如此,莊辛會竭力相助!”
見得到了莊辛的認可與支持,屈原心中亦是大喜。
畢竟他這番心中的想法,雖然得到了蒙仲、向繚等人的支持,但蒙仲、向繚等人終歸不是楚人,可以的話,屈原還能希望能從舊日的同僚那邊得到支持——主要是心理上的支持。
畢竟廢立君主這種事,的確不是作為臣子應該做的事。
好在楚王熊橫不得人心,在聽了屈原的話后,莊辛絲毫沒有反對的意思,反而支持這件事,這讓屈原著實松了口氣。
因心中歡喜,二人連飲了兩碗酒。
隨后,莊辛用衣袖抹了抹嘴邊的酒漬,正色說道:“今日與屈大夫一席話,在下亦受益良多,我將于不日返回楚郢,不知有什么可以幫上屈大夫?”
屈原想了想說道:“如今我最擔心的,即楚郢抵不住秦國的壓力,向秦國屈服。……倘若莊大夫能說服我王,使他能堅定抗擊秦國的念頭,那就幫上大忙了。”
“唔。”
莊辛點點頭說道:“我離開楚郢前,大王招子蘭、昭雎等人商議擊退秦軍的對策,當時子蘭便曾提議割讓城池于秦國來換取停戰……”
一聽這話,屈原頓時皺起了眉頭,搖搖頭說道:“屈服于秦國,就會被秦國脅迫一共進攻魏韓兩國,介時我楚國的軍隊將為秦國而戰……到那時,方城就會成為我楚國的敵人……”
想到這里,他便忍不住憂心忡忡。
秦將白起固然不好對付,于伊闕之戰擒殺魏國名將公孫喜,一舉揚名,但方城的蒙仲,卻足以讓白起都感到忌憚的猛將。
倘若楚國臣服于秦國,被迫協助秦國進攻魏韓兩國,那么在楚國出兵的路上,首當其沖就是方城。
蒙仲的“資歷”,屈原這段時間也了解地差不多了,他知道蒙仲曾經乃是趙主父的近衛司馬,后在宋國逼陽阻擋其義兄、即齊國的名將田章,致使田章亦無法攻克逼陽。
然后就是伊闕之戰,在魏韓聯軍接近潰敗的局勢下,力挽狂瀾,率領魏軍的敗卒扭轉局勢,反過來擊敗了秦軍。
似這等猛將,楚國有能與其抗衡的么?
沒有。
縱使屈蓋、唐昧復生,恐怕也無法戰勝這個年輕人。
而對此,莊辛亦感到頗為著急。
平心而論,他對白起也好、對蒙仲也罷,其實并不了解,但他相信屈原的判斷。
想到這里,他立刻說道:“既然如此,事不宜遲,我明日便返回楚郢,想辦法使大王堅定抗擊秦軍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