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著莫名的笑意,司馬錯點點頭說道:“好,此事我知曉了,明日我會與方城令一同去見那李兌,倘若李兌當真以歸還一座完好無損的陶邑為條件,要求我方在其撤兵時不得追擊,方城令也可以答應下來。”
咦?
蒙仲有些意外于司馬錯的態度,尤其是司馬錯看待趙軍的態度。
畢竟按理來說,秦國不是應該趁機削弱趙國才對么?
他忍不住試探道:“國尉,貴國莫非希望恢復舊日的秦趙之盟?”
司馬錯活了大半輩子,哪會被蒙仲輕易套話?
只見他笑了笑,面不改色地說道:“這得看咸陽的意思。……老夫接到的命令,只是迫使李兌率軍回國而已,倘若李兌主動撤兵,老夫自然不會做多余的事。”
說這話時的司馬錯,并不知曉此時白起正與魏將唐直一起大舉進攻趙國的邯鄲。
看著對方笑瞇瞇的樣子,蒙仲點點頭,不再指望能從對方口中套出什么話來。
不得不說,似翟章、司馬錯這些老輩,可能因為歲數的關系,他們的反應已遠不如蒙仲、白起這些年輕人那樣迅捷,但論經驗,論城府,蒙仲想要從對方口中套出些秦國的情報,怕也是難如登天。
次日辰時前后,司馬錯與蒙仲帶著若干近衛,在蒙虎、華虎等人約兩百余騎方城騎兵的保護下,來到了陶邑的西郊。
歸功于齊趙聯軍與秦魏聯軍都沒有強攻這座城邑,這片封邑從遠處看來與以往并無太大的改變。
“那就是陶邑么?”
遠遠看著遠方的那片城邑,司馬錯嘖嘖稱贊道:“不愧是能與邯鄲、臨淄相提并論的大邑,比之我大秦的咸陽亦不遜色多少。……對了,方城令去過咸陽么?”
“不曾。”
蒙仲搖搖頭說道:“在下唯一踏足過的貴國之地,便是函谷關。不過被國尉擋了回來……”
“哦,方城令說的是那次……”司馬錯點點頭,當即便猜到蒙仲指的是伊闕之戰后秦魏聯軍反攻至他秦國函谷關的那一回。
說著干脆點說,是秦魏聯軍跑到函谷關刷了一波存在感的那回。
二人正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旋即便看到從陶邑方向駛來一隊戰車,約七八乘左右,從旁跟著數百趙卒與兩百余趙國騎兵。
“來了。”
提醒了一句,司馬錯整了整衣冠,持禮而待。
片刻后,趙軍的車隊便在相隔二十幾丈的地方停了下來,旋即,奉陽君李兌帶著董叔、廉頗二人,在幾名護衛的保護下,徐徐朝這邊走來。
見此,司馬錯與蒙仲亦在只了寥寥幾名護衛的情況下,朝對方走去。
不得不說,再次看到蒙仲,奉陽君李兌心中亦是莫名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