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李兌、李躋父子皆極為滿意,薛公田文亦是放下了心中一塊巨石。
李兌這邊,他已經安撫完畢,剩下的就只有趙王何那邊了。
也不知那蒙仲與趙王談得如何。
在與李兌、李躋父子隨意談笑的同時,田文心下暗暗想道。
而與此同時,在王宮的主殿正殿內,蒙仲也已經向趙王何與肥義講述了秦齊互帝背后的利害,聽得趙王何頻頻皺眉。
當初就提過,鑒于齊國曾經對趙國落井下石,趙主父對齊國懷有強烈的敵意,再加上后來秦國發生內亂,趙主父趁機干涉了秦國的立嗣之事,并成功迫使秦國對趙國妥協,按照趙主父的意思,擁立如今的秦王嬴稷上位,這就使得趙主父減低了對秦國的警惕,轉而將齊國視為了主要針對對象,直到齊國亦向趙國屈服。
但趙王何不同,他接受肥義的教導,對各國皆不存在什么偏見,純粹就是抱持誰對趙國有利就與誰結盟的方式——是一位中規中矩的君主。
硬要說對諸國有什么喜厭,那就只能說,趙王何現如今對齊國與宋國有些好感。
對齊國的好感很簡單,因為他的正室就是齊國的宗女,因對此女日久生情,自然難免會對齊國有所好感;至于宋國嘛,那更簡單了,因為蒙仲出身宋國。
唯獨稍稍有點討厭的,恐怕就是魏國了,其中原因,大概就是魏國搶了他趙國的晉陽守吧。
當然,這只是趙王何個人的喜好,而他并不是一個以個人喜好做出判斷的君主。
否則,他早就趁此機會將李兌罷相了,李兌把持朝政數年,讓他堂堂趙國君主作為傀儡,真當趙王何不在意么?——他不過是覺得李兌確實是個人才,且他不希望趙國對秦魏兩國屈服,因此才力挺李兌抗拒秦魏兩國的脅迫而已。
正因為這份理智,因此當蒙仲提及秦齊互帝對中原各國的危害后,趙王何當然會選擇站在魏國這邊。
此時,蒙仲也向薛公田文那般,從懷中取出一小冊竹冊,其中內容,即魏王將陰成、葛孽二地獻給趙國。
說實話,對于魏國的這份禮物,趙王何一點都不在意。
他趙國缺土地么?
根本不缺!
要知道西起膚施,北到雁門、代郡,冬至北海(渤海),南到大河,都是他趙國的國土,當今世上除了楚國與秦國,國土面積最大的就是趙國,只不過其中大部分地區并不富饒罷了。
相比較魏國獻上陰成、葛孽二地,趙王何倒是更希望得到別的獻物。
比如說,把他趙國的晉陽守還回來,這樣趙王何倒是還可以考慮考慮魏王的提議,跟魏國、韓國重新締結三晉之盟。
不在意地將那份小竹冊放到一旁,趙王何淡淡說道:“魏王的心意,寡人收到了,在秦齊互帝這件事上,我趙國必然會站在魏國這邊,絕不會容忍秦齊兩國締結盟約……但三晉之盟,還是容寡人再考慮考慮。終歸……趙魏兩國雖有三晉之情,但魏國曾經亦屢次進犯我趙國,如今我趙國興盛魏國衰弱,魏王便尋思締結三晉之盟,呵……”
見趙王何搖頭曬笑,蒙仲正色說道:“在下認為,魏趙兩國此前雖有矛盾,但考慮到當前最大威脅乃是秦國,在下覺得應當彼此團結……畢竟秦國入中原,勢必也會威脅到趙國。”
趙王何擺了擺手,打斷道:“蒙卿所說的道理我懂,在抗擊秦國這件事上,我趙國會給予魏韓兩國一些幫助,同時也不會坐視秦國與齊國締結盟約,但……僅限于此。”
見趙王何的態度很堅定,蒙仲也放棄繼續勸說,反正他這次的目的是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