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人聯系一下魏青,叫魏青派人與郾城君聯系一下,看看門水上游那邊究竟發生了什么。”
“唔。”
簡單商議之后,李兌便派人前往南山魏營,將函谷關這邊的事通知了魏將魏青。
得知李兌的意思后,魏青立刻派人翻山越嶺前往門水大營,一方面將函谷關這邊的事稟報蒙仲,一方面詢問究竟。
當日傍晚,魏青派來的士卒便抵達了門水大營。
而這會兒,蒙仲正與竇興、樂進二人一起站在門水河畔,看著河對岸的秦軍。
因為在一個時辰前,門水這邊的秦軍,也出現了大規模撤離的跡象,引得蒙仲與竇興、樂進二人亦出營觀瞧。
記得最初竇興還提出建議:“要不要趁機殺到河對岸,追擊秦軍?”
但蒙仲慎重地想了想,否決了這項提議。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懷疑對面的白起有什么詭計,因為他在的印象中,白起不是那種輕易就會服軟示弱的人。
別看蒙虎與華虎率領的四千方城騎兵成功地燒毀了桃林、柏谷等城的農物,讓白起陷入了軍中缺糧的窘迫,但別忘了,白起當年在宛方之戰時,也曾有過一次缺糧的遭遇,當時白起是怎么做的?
他悍然對陽關發動了自殺般的猛攻,使大量秦軍士卒在軍隊缺糧的窘境爆發之前,就跟方城軍同歸于盡——死人,自然是不需要糧食的。
這種被逼到絕境后的突然爆發,也正是蒙仲非常忌憚白起的一個原因,別看白起平時非常冷靜,冷靜到近乎殘酷,但倘若被逼到絕路,這家伙就會變得比誰都要瘋狂,當年他陽關,不就是被白起最后的爆發打地損失慘重,以至于失去了追擊司馬錯軍的力量么?
想到這些往事,蒙仲完全不認為白起會輕易撤離。
但片刻后,當魏青派來的士卒稟報他,表示函谷關那邊的司馬錯也已經后撤,蒙仲這才意識到,白起是真的撤兵了。
當然,在秦軍大舉敗退的情況下,稍許判斷失誤不影響大局,就算落后一步,讓白起與司馬錯率領秦軍撤退到了桃林,那又怎么樣呢?
桃林塞無險可守,他五國聯軍想要攻陷這座城池,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想了想,蒙仲對魏青派來的那名士卒說道:“你回稟魏青,秦軍正在大規模后撤,叫他稟告奉陽君,叫奉陽君小心穿過函谷道,我在桃林等待與他們匯合。”
“喏!”士卒抱拳而去。
次日,魏青收到了消息,大為驚訝的他,親自來到道中大營,求見了奉陽君李兌與暴鳶,向這兩位轉達了蒙仲的意思。
秦軍棄守函谷關肯定是郾城君蒙仲那邊的原因,這一點,李兌與暴鳶早已經猜到,但出乎這兩位意料的是,秦軍不僅僅只是棄守函谷關,他們似乎連函谷道都要放棄了。
這一下子,就連暴鳶都不由地激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