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當蒙仲還在趙國時,趙勝與弟弟趙豹才十來歲,既與政治無緣,也并未意識到當時的蒙仲有什么過人之處。
可現如今,蒙仲已成為魏宋兩國的大司馬,成為秦國最忌憚的魏國將領,光是這兩點,就足以讓趙勝打起十二分精神。
在商量了一番后,趙勝決定帶著弟弟平陽君趙豹一起出城迎接蒙仲。
這兄弟倆的出現,讓蒙仲感到有些意外,畢竟蒙仲想過迎接他的人會是肥幼、趙賁,甚至是李兌的兒子李躋,卻未曾想過會是趙勝、趙豹兄弟——畢竟這兩位趙國公子,蒙仲對他們的印象仍停留在十年前他跟隨趙主父參與的幾次宮廷宴會中,那時的趙勝與趙豹二人才十來歲而已。
“郾侯。”
在彼此相見后,年僅二十歲出頭的平原君趙勝笑著對蒙仲說道:“早就聽聞郾侯之名,奈何這十年來無緣會見,今日得見,倍感幸哉。”
“兩位公子言重了。”
蒙仲謙遜地拱手行禮,但目光則更多地在趙豹身上多停留了片刻。
見此,趙勝試探問道:“莫非郾侯看到我弟,想到了陽文君么?”
他口中所說的陽文君,即陽文君趙豹,乃是趙主父的叔父,也是曾經與蒙仲感情非常不錯的一位趙國老將,只可惜當年沙丘宮變后不久,陽文君趙豹便過世了,仔細想想,距今已有**年了。
感慨地點點頭,蒙仲微微吐了口氣,對趙勝、趙豹二人說道:“此番在下前赴貴國,乃是有要事請見趙王,不知……”
“這個……”
趙勝與趙豹對視了一眼,前者吞吞吐吐地說道:“王兄……眼下不在邯鄲。”
聽到這話,蒙仲微微皺了皺眉。
雖然趙勝并未明說趙王何的去向,但蒙仲隨便一猜就能猜到,肯定是赴秦王嬴稷的約會去了,畢竟魏宋韓三國的聯盟,確確實實讓秦國、趙國感受到了威脅。
尤其是趙國,畢竟趙國的體量不如秦國,也沒有像秦國那么多的擅戰將領,倘若趙國與魏國發生沖突,趙國根本抵擋不住魏宋韓三國聯軍的進攻,因此,趙國急著接受秦國的示好,試圖聯合秦國的力量來威懾魏國,讓魏國不敢輕易對趙國動武,這倒也不是什么難以預測的事。
見趙勝明顯不愿透露趙王何的去向,蒙仲也就識趣地沒有追問,想了想問道:“不知趙王幾時回國,倘若不介意的話,在下希望能在邯鄲的驛館暫住幾日,等待趙王回國。”
而見蒙仲沒有追問下去,趙勝亦是暗自松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