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月余,在例行的考校之中,姜錦展露頭腳,所謂補償之外,薛靖瑤也終于把姜錦的本事看在了眼里,重新在正經軍中為她安排了個副尉。
與此同時,一則消息也在城中和軍中都傳了開來。
早前,傳的是
“聽說了嗎,真的有人趕立軍狀揭榜,要平范陽境內五十里的匪患呢”
“早聽說了,那人據說身高八尺、樣貌不凡,可惜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吹牛說只要五十個人。”
“我看吶,這五十個人也要搭進去,誰知見過他之后,大夫人竟然允了。”
再過一陣,傳的是
“先前那人還真有兩下子,我婆姨說了,最近她家后山那伙土匪,就跟蒸發了似的,再找不到蹤影。”
“嗨,何止啊,我同你說”
姜錦沒聽見誰提起過他的姓名,可是這個人是誰,她再清楚不過了。
裴臨會這么做,表面上是為了嶄露頭角、剿滅匪患,但實際上,前世在他去找薛靖瑤的時候,其實只提了一個要求。
平定范陽的匪患之后,他不需要任何獎賜。他只要了一樣東西
那就是這五十個人及他們日后,皆歸他管束。
在這亂世之中,他想要積蓄自己的力量。然而各地皆有群雄割據,這樣擁兵的機會,逐漸積累,才是裴臨真正想要的。
薛靖瑤答允了他的要求,與尚未弱冠的裴臨擊掌盟約。
算算時間姜錦想,她應該不久就能聽到裴臨那傳來的好消息了。
果不其然,滿打滿算前后兩月,城中的便開始傳,那黃毛小子帶著五十個人,真的剿匪完回來了。
想看熱鬧的人不在少數,這五十一號人回城的那天,城門口人頭攢動,擠得是不可開交。
姜錦本不想來,可惜被同僚連拖帶拽一起擁入了人群。
她手癢得很,正捏著兩只骰子玩兒,一時沒注意,城門已開,馬蹄聲聲踏在主路的石板上,頗為颯沓。
春光正盛,日頭也盛,迎面的風都是暖的。
一縷鬢發被風糊到了眼睛邊上,發梢還鉆進了嘴里,姜錦呸呸兩聲,閉眼把頭發吐了出去。
有光恰巧閃過,姜錦下意識瞇起眼睛,再抬眸時,她很快便反應過來是什么東西的光了。
他騎在紅棕的駿馬之上,甲胄在烈日下折射著畏人的銀光。
有些刺眼。
姜錦卻沒有偏過頭去,而是坦蕩地看向他。
他的銀甲、他飄逸的額發、他自負的神情,與她印象中的上一世終于漸漸重疊。
許久未見,原本對他的記憶無論好壞都模糊了,姜錦終于能坦然地、以不帶任何情緒的眼光來看待眼前的一切。
裴臨五感敏銳,他像是察覺了什么,眼神撥開嘈雜的喧鬧,直直往人群的一角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