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
在現代,早已普及應用的電子計算器,隨意輸入數字和運算符號,毫秒間就能得出想要的結果。
但算盤作為已經落后的計算工具,并沒有在華夏的土地上淘汰消失,反而以另一種方式繼續被傳承下去。
現今的算盤大致有三種類別,七珠的大算盤和六珠、五珠的小算盤。
現代人更習慣、更常用的是上一下四珠的算盤,但秦昭復現的是上二下五珠的傳統算盤。
原因有二
一是因為“半斤八兩”,這一套從古代沿用了兩千多年的重量換算,直到新中國成立十年后才廢除,變成十進制。上二下五珠正好能滿足戰國時期,質量換算上特殊的“十六進制”要求;
二是因為考慮到乘法運算。鴻毅會用算籌,想必應該對“留頭乘”有所涉獵。“留頭乘”起于算籌,用于珠算,要上二珠才夠用。
隨著算盤木珠的響動,所有人的目光都還會記在這小小的工具上。
秦昭隨意取了卷竹簡,在桌上攤開。她將算盤清盤,指著竹簡上的數字撥動算珠,五指起伏如浪,木珠與梁碰出清脆之聲。
上珠示五、下珠表一,不多時,竹簡上的數字便妥帖地展示在算盤上。
鴻毅當即松開握緊算籌的手,目不轉睛地看著那些其貌不揚的珠子,心跳逐漸變得急促有力。
如果算盤真能滿足運算需求的話,算籌似乎就不再能用的上算盤不像算籌,入門就有門檻,而且小巧便攜不易丟失,最重要的是,它運算不需要大場地,就算出錯也很容易調整。
秦昭手指上下,珠子上下來回,不多時,這一卷竹簡上的賬目都被她核對完了。
她甚至能用左手執判筆,以便打算盤,一邊把竹簡上有誤出錯的核算做了批注和修正。
鴻毅和同僚仰頭倒吸涼氣算盤好厲害,會造算盤會用算盤的秦昭好厲害。
她真不愧是被各方搶著要的大賢才這速度,一個人就能頂他們仨。
“鴻毅,看吧,用上算盤,效率一下子就上來了。你能用算籌,會算學,熟練之后,肯定會打得比我快和準確呢。”
秦昭卷起核驗好的卷軸,將它放到另一邊,隨后又鼓勵起另外兩位同僚。
“只要記好口訣,多熟練熟練,算盤學起來不難,你們都能學會如果擔心的話,咱們先把賬目分類,先學會用珠算算加減后,就去核對相關的賬目。
“難一點的乘除相關就交給我和鴻毅吧,一開始慢一點沒關系,熟能生巧。身為財政人,怎么能不會打算盤咱們要人手一把算盤,把秦國的路算得清楚明白”
秦昭讓開位置,讓他們親自上手摸一摸算盤,體驗下新工具。
人就是這樣,看著別人會有距離,實操之后才能真正認識到自己。
算珠的響聲青澀卻有力,秦昭看著他們邊討論邊上手撥算珠。即使還沒有系統教過他們運算,他們已經在摸索著如何使用了。
這是篩選后留秦士子們特有的朝氣與韌勁,求知欲和實踐力足以讓他們成為更優秀的人。
是時候帶他們走進新世界了。
秦昭無法遏止嘴角的上揚,內心雀躍這要快些將口訣傳授給這些可愛的士子們。
一想到封存在腦中的知識能傳播出去,秦昭身為圖書館員的職業使命感便越發高昂了。
“諸位,準備好了嗎我現在教你們珠算的運算口訣”
“請秦公乘賜教”
秦昭笑得越發燦爛。
不進位、進位加法,不退位、退位減法,乘法大九九,九歸歸除法
要好好背下來,熟練運用,不能出錯呢。
景監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從國君那回到內吏的公務處。
或許是被衛鞅坑過后升華了他的靈魂。這次手下來了能用的人才,不再孤家寡人的景監,竟然把他最頭疼的賬務丟給新來小吏們練手去。
臨進殿前,景監略遲疑地停下。他這上司今天做的事確實不太厚道,不知道里面的下屬們會背地里怎么罵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