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尚右,發髻在右比在左的級別高。軍銜從低到高,在發髻上的順序就是從左至中下,再到右上,最后到頭頂正中。至中后又還有區分有幘巾的軍銜爵位要高于裸髻,帶冠的要高于幘巾,而雙層冠高于單層冠。
如此操作,戰士們的軍銜職位便一目了然。
最古板”的軍陣對沖,所為的“大軍壓境”,指揮出現在大平原地勢的戰場上。軍陣行軍雖氣勢磅礴,但靈活機動性不足,受地形因素影響頗大。
兵家改變了戰爭的樣貌,戰爭也不是回合制游戲,在戰國的諸多戰役里,大多數情況下,士兵們很難完整地維持隊列。
更有甚者,建制被打散、指揮官陣亡、沖鋒交戰過后找不到原定的長官、短時間又要重新集結行軍是常態。
而這時候,士兵們通常會下意識尋找熟悉的人,或者就近往高軍銜士官身邊集結,跟隨他一起殺敵。
無論是支援巴蜀平亂,還是剿滅戎狄來犯,都不是大軍陣行軍的場合雖然秦軍中已有最小的群體作戰單位,將士們散落各自為戰的可能性很高。
等到將士們在戰場上打散建制,最容易憑借發髻認出指揮官,最快恢復建制,而后就地再次集結組陣,盡快地恢復戰斗力。
營帳隔絕不了烈日陽光,如同它阻擋不了軍士們震天的操練聲。
秦人不是好戰,只是戰爭在招賢令之后,對秦人而言,完全變成了另一種東西。它和功勛掛鉤,是普通人改變底層命運的良機
也是國家兌現封賞加爵政策后,提升國民凝聚力的契機。
他們在渴望戰爭。
確切地說,秦國上下,都在渴望品嘗勝利果實的滋味。
秦昭收回視線,將腦中的各項細節又縷了一遍。
小到外傷救治、藥劑配方、后勤保障,大到城防加固、軍械升級、軍隊優化
秦國已經做好了準備。
準備向著它的霸業,邁出最堅定的一步。
日月流轉。
人們在春天里收獲,這一茬豐收的麥粒進了糧倉,秦人
的臉上滿溢著喜悅。
等到家里都打點完畢,他們修好兵刃,帶好衣物,踏上征途。
豐年盈倉,士氣高漲,后勤殷實,兵強馬壯。
嬴虔統領入蜀平亂的隊伍出發后,孫臏也在某天率兵沒入茫茫的草野之地,滅戎忽然間就吹響了進攻的號角。
秦昭站在邊陲之地的城墻上,望著再次抽條的新草色,遙望歸期。游牧民族進犯中原總會選在秋季,而開春便是對戎狄討伐的最佳時期。
更別說草原接連遭了好幾次天災,去年秋天與西戎接壤的邊境城池都遭遇了最瘋狂的入侵搶掠,但因墨家入秦諸多因素,邊境城防軍力上升不止一個等級。
加上邊軍反常地只守不攻,西戎根本沒法將秦軍拖進主場,雖偶有得手,但算算發動搶掠的得失,他們每前進一步,損失便又多加一成。
城墻下還有著戰火殘存的痕跡。損毀的拒馬正被守城軍士們撿抬清理,即使被打掃過,城下土壤上依稀能辨認出交戰廝殺的血污。
是前幾日接連來犯的游牧部族留下的敗退痕跡。
距離孫臏出擊已有些時日,戎狄的動向有些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