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梅、謝蘭姐妹倆開開心心分吃著糕點飴糖,劉氏、余氏妯娌兩個拿著嶄新的布比比劃劃,暢想著給家里的男人孩子和老人做衣裳,老徐氏嘴上念叨著“破費”,怪孫子大手大腳花錢,臉上卻笑出了一朵花兒。
此時此刻,一家人早將之前的念頭拋到了天外什么小孩兒不聽話玩失蹤,等他回來一定好好教訓一頓明明只是去三叔家里玩,不僅走前記得留了口信,在鎮上玩還惦記著家里人,不惜賣了心愛的蛐蛐只為給家里人買禮物。十里八村就沒有如此聽話貼心的娃兒哪里還舍得動他一根手指頭
謝拾享受著全家人的夸夸,以及他娘久別重逢的貼貼,得意洋洋地昂起了小腦袋。
蕪湖,一場危機完美化解
上次偷爬柿子樹卻被打屁股的教訓還歷歷在目,這次偷偷跑去鎮上比爬柿子樹嚴重多了,他怎么可能不吸取教訓早做準備
果不其然,犧牲金甲大將軍,卻換來屁股的安全和全家的笑容嗚嗚嗚永別了金甲大將軍,你的犧牲沒有白費
昔日的夢境果然是寶貴的財富,曾經有個擅長養蛐蛐還特意為蛐蛐寫書的家伙,在夢里教過謝拾辨別蛐蛐的品種,所以他才總能抓到厲害的蛐蛐,比如金甲大將軍。
可惜,往后他要認真讀書修行,沒有閑暇養蛐蛐,只好和金甲大將軍告別啦
一場“離家出走”風波就這樣輕描淡寫化歸于無,上學念書的日子卻已迫在眉睫。
經過一家人精挑細選,鄰村將將開設半個月的私塾戰勝諸多候選,脫穎而出
“老三薦的三家私塾,兩家在鎮上,一家就在隔壁徐家村。”
熟悉的飯桌議事環節,這一回謝大有作為一家之主率先發言。
“鎮上那兩家的夫子,一個是年過五旬的王秀才,教書已有十年,經驗豐富;一個是三十出頭的蔣秀才,人年輕學問也好,不過老三說他還要繼續下場,在學生身上費的精力只怕比不得王秀才”
“這都不算什么,鎮上實在太遠,拾哥兒這么小,便是住他三叔家里,我也放心不得。”老徐氏急急開口,“不是說隔壁徐家村還有一家私塾嗎我看這個好”
兩個村子緊挨著,從他們家走到鄰村不過兩盞茶的功夫,若是送小孫子去鄰村念書,往后每日早送晚接都來得及。
同樣舍不得兒子的余氏連連點頭。
“徐家村離得近,徐夫子也是秀才,只是有一樣不好,這家私塾前不久才開設,徐夫子從前不曾有教學生的經驗”
見大家傾向于徐夫子,謝木與謝林兄弟你一言我一語,作為從謝森處接收第一手消息的傳話筒,二人知曉的情報甚是詳細。
“徐夫子二十六就中了秀才,趕上爹娘接連過世,要守六年孝,就沒再往上考。都說他才華好,若非守孝必是能中舉的。現下他還在孝期,不愿收太多學生。”
旁聽的小團子目光亮晶晶地舉手發問“這么說,徐夫子學問最好,最厲害”
老徐氏用“我家乖孫果然和我一條心”的眼神驕傲地看了一眼老頭子“都說是舉人苗子,可不正是嗎依我的意思,就選徐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