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話術對謝拾依舊有用。他不再追問,心中暗暗想著修行之事,果然好難啊
凡間總有這樣那樣的束縛,有許多他不理解的規矩,何時才能舉家飛升,帶領全家人抵達夢中豐衣足食、無拘無束的仙境
這些煩惱,仙境定然沒有吧
昨夜才下了一場大雪,鵝毛般的雪花漫山遍野,他滿腹心思走在鄉間小道上,蓬松的雪花在他腳下發出松脂燃燒般的聲響,歪歪扭扭的腳印不知不覺延伸向村外。
不知何時,謝拾已踏上去往學堂的路。兩個月的時間,足以養成一個人的習慣。
“阿拾,你怎么來了徐守文驚訝的聲音將他喚醒,“看你魂不守舍,愁眉苦臉的,出了什么事可是有人欺負你”
謝拾回過神來,才發現自己竟然習慣性走到了學堂門口,也就是徐夫子家門前。
他一時驚訝,沒來得及作聲。
徐守文見狀,愈發篤定小師弟是受人欺負了,否則,往日活潑的他怎會如此安靜
他當即擼起袖子“誰欺負你了,阿拾你帶我去。師兄我好生與他們講講道理。”
這一幕恍惚間好生熟悉。
謝拾不禁回想起兩個月前,他初入學堂那一天,面對方、吳兩位師兄的酸言酸語,徐守文張口就是一句“放什么臭狗屁”,實在令人很難想象這是個秀才的兒子也不知向來端方的徐夫子與書卷氣十足的師娘,如何會生出如此匪氣的徐師兄
盡管當慣了孩子王,不過被人維護的感覺也不賴是了,他只是個小孩子,不管遇到什么麻煩事,盡可以向師長求助嘛
謝拾心中豁然開朗。
他不由笑出一口小白牙。徐守文被晃了一晃,只覺今日的陽光過分燦爛。
就見小團子揚起小臉,坦然問道“師兄,夫子在嗎”
臘月二十八,徐夫子自然在家。
徐家人口不多,除了一家三口之外,只有一個廚娘,兩位洗衣裳做雜事的幫傭,并一位隨侍云氏的婢女。由于孝期未過不便走動,徐家宅院比謝家還要安靜冷清。
謝拾的到來反而令徐家熱鬧起來。
徐夫子沒有請書童的習慣,夫妻二人在枯瘦的老松樹下相對而坐,桌上是攤開倒扣的書,一旁是咕嘟嘟冒著熱氣的茶壺。裊裊升起的白霧里,二人你一言我一句,你出上句我接下句,相視一笑,溫情脈脈。
謝拾跟著徐守文進門時,抬眼就看到這一幕。
猝不及防被閃瞎眼的謝拾“”
猝不及防被小弟子撞見私下另一面,下意識便要板起臉的徐夫子“”
他臉上溫柔的笑容尚未收回,嘴角先緊繃起來,最終形成一個格外扭曲的表情。
完了,師長威嚴蕩然無存
好在今日謝拾來是有正事求教徐夫子,他那顆填滿了疑惑的小腦袋瓜暫時沒空思考徐夫子在學生和師娘面前的兩面性。
聽謝拾講完來龍去脈,徐夫子沒有急著開口,云師娘給小團子端來一杯熱乎乎的茶湯,笑著問“拾哥兒是覺著,鄭大夫并未害人,你兄長替師作證天經地義,分明行了正事,為何要受衙門收押不知是你兄長錯了,還是阻攔他的長輩錯了”
謝拾捧起熱茶,連連點頭。師娘三兩句話就將他心中的糾結與困惑道得明明白白。
“都沒有錯。”徐夫子接過妻子遞來的熱茶,下意識便要露出個溫柔的笑,顧及到學生在面前,便收了笑容,露出一貫的嚴肅表情,“明哲保身、量力而行沒有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也沒有
錯。”
“孟子曰仁也者,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