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拾只掃了一眼,便收回目光。
首場第一,收入囊中
他的成績并不出乎意料,出乎意料的其實是趙自新,他竟然險險上榜,落在了最后一名。這個結果令人喜出望外。要知道,憑他的真實水準,離上榜還有一絲差距。
相比之下,王臨就沒有這份幸運了。畢竟,相較于趙自新,他本就略差一籌。
此外,徐守文排名十九,錢致徽第六。
一同來看榜的五人,竟是只有王臨落了榜,不過,他并不氣餒,只道是下次再戰。
四人安慰他時,王臨還提醒道“別忘了咱們之前約好的。三場考完放榜后酒樓見,我已經訂了包間,錢兄也一起來”
此次襄平府的府試一共有三場。首場過后,還有兩場覆試。考試規則與縣試差不多。
科舉考試向來最重首場,府試自然也是如此,首場的名次基本就是最終的結果。也就是說,不出意外的話,謝拾就是府案首。
一旦拿下府案首,秀才功名基本就到手了。正如縣案首往往必中府試,院試時,府案首往往也都是必取的。若是不取,豈非不給府試主考官的面子,否認他們的眼光
從兒子口中得知這一消息的謝林簡直不敢置信自己的耳朵,回過神來激動不已。
這可是秀才公啊想當初徐夫子都是二十六歲才考中秀才,已被縣中上下稱贊天賦過人。自家兒子這才幾歲照他的說法,竟然已經半只腳踏進了秀才的門檻
謝林頓時比正主還要緊張,每天三頓替三清神像上香“三清在上,千萬保佑別出意外,拾哥兒的府試頭名,千萬要穩住。”
謝拾并未因此懈怠,每場覆試依舊全力以赴。如此數日下來,府試終于徹底結束。
四月二十七,府衙放榜。
敲鑼打鼓聲中,一張長案貼了出來,數不清的考生一擁而上,堵得衙前水泄不通。
謝拾看了看密密麻麻的人潮,又低頭看了看自己的小身板,決定還是不擠進去遭這份罪,干脆站在人群外等著。
謝林卻是迫不及待擠了進去。
他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黑壓壓的人群中。
沒過多久,謝拾便聽見他爹的聲音。不等謝拾抬起頭,他整個人便像一只埋在土里的蘿卜,被一雙大手從地上一把薅起。
“拾哥兒,中了,你中了”
大地仿佛在震動,笑聲、哭聲、爭吵聲都化作背景。突然離地而起、整個人天旋地轉的謝拾,只能在半空中無助地揮舞雙手。
“你中了頭名嘞”
謝林一把將兒子高高舉起。
“我兒子中了案首”
“咱家要出個秀才公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