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已經放假,謝拾卻并未懈怠。嚴格執行多年的時間表早已成了他的習慣。照舊練了一個時辰的字,又讓胖貍貓在科舉范圍內隨機抽題,做完一篇文章,他才將文房四寶收起,結束上午的學習安排。
午飯甚是豐盛。不僅有謝拾大清早嗅到的臘酒臘肉,還有一尾近八寸的大鯉魚。
離家數月,難得嘗到自家奶奶和娘親的手藝,又有老徐氏殷勤地給他添飯添菜,謝拾不知不覺吃了兩大碗飯,直到癱在椅子上,他才滿意足地抹抹嘴巴,打了個嗝。
飯后,謝拾
取出昨晚沒來得及分發的年禮,挨個送了出去。
年齡最小的龍鳳胎得了兩只布老虎,里頭還裝著謝拾到青云觀親自開光的如意符未必多么靈驗,不過求個吉利。
不得不說,大概是從小見多識廣的緣故,謝拾一向審美在線,他挑許的年禮既有貴重的也有便宜的,卻無一例外都算得上顏值達標。
收到年禮的一家老小都很開心。且不說謝拾幾乎每次出門歸來都不忘給家里人帶禮物,只說每次精挑細選的禮物都送進了大家的心坎,這份用心就很難不令人感動。
就連與謝拾接觸不多的大嫂鄭氏都收到了他送的一份抄本照謝拾的說法,這是他從府學尊經閣抄來的古代醫書殘卷,實際上這份抄本其實出自于學海。不過其上每一個字的確都是他親手所抄。
謝松他們也猜出抄本其實出自“天書”,卻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保密。畢竟一旦說出真相,就得解釋清楚謝拾神異的來歷。而關于這個秘密,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一大家子里,除了懵懵懂懂的龍鳳胎,便只有在謝拾出生之后入門的三房媳婦張氏與大房長媳鄭氏對其特殊來歷一無所知。
收到醫書抄本的鄭氏喜不自勝。
轉頭她便私下對丈夫說“從前我總覺得你們一大家子未免太偏愛二弟。終究你才是長孫。若說是二弟讀書好的緣故。旁人偏疼他也就罷了,爹娘也如此卻是怪哉”
大房夫婦可是謝松的親生父母,結果看上去對侄子卻比親生兒子還好。尤其是劉氏,就算敬畏讀書人,也不至于拿侄子的話當“圣旨”,但凡侄子的建議就無不采納罷余氏這個親娘都不至于如此。
鄭氏雖說一心鉆研醫術,并無興趣為家里的一畝三分地斗來斗去,卻難免替自家夫君抱屈小小年紀便離開了父母膝下,在外學醫吃盡苦頭,結果就連親爹親娘都更偏愛養在家里的小堂弟
什么爹不疼娘不愛的小可憐
她當初之所以嫁給謝松,除了爺爺鄭大夫的緣故,未嘗不是出于對謝松人品的欽佩,還有一丟丟對這個正直青年的憐愛。
“沒想到你會這么想”
謝松震驚地張大了嘴巴,半晌才合攏過來“不不不,你不懂。且不說爹娘不曾偏心,便是當真偏疼二弟也是應該的。”
哪怕已經過去數年,他依舊記得那個暴風雨之夜的前夕,是小堂弟死活攔住了他不讓進山,他才得以與生死危機擦身而過。而這些年來,小堂弟的付出更是數不清。
況且,他不能在家陪伴爹娘照顧妹妹時,小堂弟卻擔起了這份責任,縱使爹娘和兩個妹妹都更親近小堂弟,那也是應該的。
鄭氏沒好氣地說“你別插話。嫁進門這都多久了,我早知道自己想岔了嘛”
家里人的確都偏愛謝拾,但她夫君卻也不曾受到什么排擠,就連謝松本人都很關照這個小堂弟,她腦補的劇本根本不存在。
如獲至寶地捧著醫書抄本,鄭氏還不忘點了點在她眼里完全是榆木
腦袋的夫君“難怪家里老老小小都如此喜歡二弟,你若有二弟一半貼心,我就謝天謝地了。”
謝松苦笑著摸摸后腦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