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已春深。
謝拾清晨便起,已開始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性上課的他自覺今日上午的經義課對他進益不大,索性出了學宮在府城四處轉悠。
一切說來話長。
今日的經義課講師是治禮為本經的蔡訓導。早在入學不久謝拾便發現,蔡訓導的學問見識比何訓導差上許多,性子亦頗為迂腐,一旦聽慣了何訓導講課,再聽蔡訓導的課,大有“由奢入儉”之感。
這也就罷了。
畢竟治學之道不可只聽一家之言,多聽一聽不同訓導的見解對謝拾而言亦頗有啟發,有利于他今后博采眾長;奈何蔡訓導并不喜歡學生發揮自我思考能力,只希望學生們老實接受填鴨教育,這就未免令喜歡提問互動的謝拾難以接受。
當初好幾回他都想站出來反駁蔡訓導的觀點,系統卻道[不是人人都開明如何訓導,也不是所有夫子都像徐夫子那樣愿意耐心聆聽學生不合時宜的觀點。宿主你得明白,世上“蔡訓導”才是大多數。]
“所以才要糾正他們的錯誤啊。”謝拾理所當然地說,“大多數難道便是對的”
[大多數不見得正確。可宿主只是區區生員,你的聲音蓋不過大多數的聲音。]胖貍貓難得有如此正經的時候,[哪怕蔡訓導一人的聲音,都比你的嗓門大得多。]
[更何況,憑什么你是對的,他們是錯的蔡訓導還自以為正確,想要糾正宿主呢。]
“這”
謝拾被問住了。
是啊,憑什么他就一定是對的
沉思過后,謝拾給出答案[就憑“仙人所授”,凡間怎么可能勝過仙境]
他眼中的“常理”都是夢中在仙境所見,仙人既如此做,可見那才是真理。徜徉夢中數年,他的觀念早已被仙境塑造。
胖貍貓嘆了一口氣,它凝重道[宿主,你沒發覺自己太過迷信“仙境”嗎誠然“仙境”的物質思想都比如今先進百倍千倍,可你并非發自內心理解那里的觀念,只是盲目迷信而已。]
就算已經改不掉宿主對“仙境”的印象,可如此盲目的迷信卻是不利于進取的。久而久之,豈不是會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
胖貍貓神色嚴肅至極。
究其根本,在于當年宿主夢游諸天時年齡太小,只是囫圇吞棗地接受這一切罷了。
正如幼稚園的小朋友在父母和老師的教育下遵守種種社會規范,可他們未必能理解每一條社會規范究竟為何被制定出來,問就是父母老師的教導如此,自然該遵守。
所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謝拾不禁陷入沉默。
“你說的對。”他若有所思,“我依舊認為我是對的。可若是我連自己都說服不了,只知道拿出仙人的觀念當然是真理這樣的理由,又如何糾正旁人”
謝拾自嘲道“從前我還笑旁人只知讀死書,現下看來我也是讀死書而不自知
。”
于是,哪怕再一次被蔡訓導的腐朽觀點所荼毒,謝拾依舊保持了可貴的沉默。他沒有提出異議,反而先在心中反問自己為何不贊同蔡訓導是錯的,什么是對的理由是什么我能發自內心說服自己嗎
謝拾并不知曉,在反復的“捫心自問”中,他已逐漸建立起自身的一套思想。并非“因為是仙境所授所以我應當如此”,而是“我發自內心認同道理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