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這份寫有數道薦語的朱卷便出現在第二房房官的案上,醒目的藍色批語極盡褒揚之詞,令房考官愕然不已。然而,待他讀完七篇文章,疑問便一掃而空。
他毫不猶豫在試卷上蓋了個大大的“薦”章,提筆道“古厚清渾,名理皆造其巔,胸中別有杼軸,遂為不朽之文”想了想,他又添上一句,“當為經魁”
批罷,房官與一眾閱卷官情不自禁笑了起來“今科湖廣解元,必由本房而出”
至公堂里,鄉試總裁方汝輝正在批閱由各方推薦而來的朱卷,能出現在他面前的朱卷都已經過房官與副主考幾重篩選,卷面上有多名考官薦語,故而質量皆有保證。
隨著批閱朱卷漸多,方汝輝逐漸審美疲勞,后面的二篇經義好歹各有不同,前面的四篇書義,看得多了只感覺千篇一律。
又一份朱卷出現在面前,方汝輝例行看了一眼,只見卷面之上寫有同考官與副主考的數道薦語,第四房詩經的房官更是不吝盛贊,稱其為“才氣縱橫之作”。
方汝輝瞬間來了興趣。
他從頭讀到尾,只覺關在貢院的悶氣消散一空,整個人如飲甘霖,竟是神清氣爽。
“往年鄉試解元的文章不過如此”一旁的副主考對此份朱卷亦是尤為欣賞,他不加掩飾地稱贊道,“此前所閱諸多佳作,皆遜色一籌,秋闈魁首看來便是此人。”
說話間,他翻開又一份朱卷,來自第二房易房官的薦語頓時映入他眼簾。
方汝輝面上不曾表態,心中亦默默贊同。憑他的經驗自然能看出這份朱卷的作者學識之高在生員中已是少有人及,只要后兩場發揮不失利,解元之位自然穩穩拿下。
不過,現在斷言終究為時過早,誰也不知是否會出現意外,況且身為考官應當謹言慎行,否則萬一被捕風捉影就大為不妙。
方汝輝正要提點副主考一句,卻見后者像是突然從文章中回過神來,喃喃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是本官武斷了”
他提起墨筆,便在藍色的薦語下刷
刷寫起來,寫罷,又將朱卷恭送至方汝輝面前“總裁大人,此為易房所薦經魁”
方汝輝接過,首先看到的就是副主考的墨筆批語“書義冠絕一時,經義更是無倫有歐陽氏之宕逸,韓昌黎之雄肆”
他心中吃了一驚,目光牢牢落在朱卷上,從頭到尾看完,整個人似出了一身大汗。
昔日的吳中才子之首、今日的文壇宗師方汝輝驟然生出幾分“一代新人勝舊人”的感慨,他笑嘆道“湖廣果然鐘靈毓秀,藏龍臥虎,莫非造化盡為之所奪耶”
不多時,所有朱卷批改完畢,各房皆將自認最優秀的文章薦了上來,以為經魁。本以為總裁方汝輝就要排定鄉試名次,哪知他卻擺手道“不急,二場考罷再定。”
從前都是只重首場,基本上首場考完鄉試錄取名單就出來了。然而此番有朝廷明令,方汝輝亦下定決心糾正從前的潛規則。
他說到做到,后兩場直接將各房朱卷互換。即易房士子第二場、第二場的朱卷交由別房考官批閱雖然糊名,可同一考生二場的朱卷編號是相同的。若是交由同一考官批改,很難不發生只憑首場論高低之事。
雖則如此,經義所占的分量依舊不輕。在如今二場并重的原則下,考生二場俱優者可排名前列,首場尚可而后兩場頗佳者亦可中試,而首場太差的依舊是直接落榜。
不出所料,首場排名前列的生員,后兩場公文與策論做得都不差;倒是有首場可排在中上的生員因著后兩場發揮不佳被首場發揮一般而后兩場發揮出色的生員反超。
無論如何,這都不影響五經魁排名,至于五經魁中誰為魁首從主考官到同考官,所有人難得如此意見一致“當為丙午號”
取出一眾朱卷,總裁方汝輝當眾宣布“丙午號易經卷當為秋闈第一”
緊接著,他依次念出上榜編號。
而負責保管墨卷的外收掌官立刻命人根據編號找到對應的墨卷,拆開糊名的彌封。
一個又一個象征著榮耀的名字被鄉試總裁方汝輝一筆一劃寫在即將貼出的桂榜上。
一眾考官臉上皆掛滿笑容。
不僅是為掄才大典順利結束,又為大齊搜羅出一眾英才而高興,更重要的原因恐怕是,自八月初七入住貢院以來,足足在其中被關了二十一日的他們終于能出去了
方汝輝亦是難得喜形于色。
他手一揮“放榜,唱名”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