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拾卻一看就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讀書人,又有一身名門貴胄都未必能及的氣派。本以為他不是大家公子便是出身書香門第,沒想到幫忙打下手時如此麻利,謝拾對灶房的熟悉實在令田老漢大出意料。
見他吃驚,謝拾反而笑了起來。他的語氣透著幾分自得“老丈這就看走眼了。我可不是什么高門貴胄,大家公子。晚生祖祖輩輩都與老丈家一樣靠天吃飯罷了”
田老漢驚得手中鍋鏟差點落地。
雖及時握緊,他面上驚愕卻難以言表,不禁喃喃道“恩公不是讀書人嗎”
難以想象,像他們這樣在地里刨食的人家,還能走出眼前如畫一般的人物。
“公子當然是讀書人。”蹲在地上燒柴的石頭聽到他的疑惑,他抬頭悶聲悶氣開口,“不止是讀書人,還是舉人老爺。”
不知是否受到老徐氏老兩口的感染,提及“舉人”二字,石頭的語氣與有榮焉。大概在他看來謝拾就是天下第一聰明人罷
大齊的功名象征著特權。秀才可免差役,舉人足以與某些知縣平起平坐。
田老漢足足愣了數秒才回過神。
“舉人老爺”
咚的一聲,鍋鏟終究是落了地。
還好石頭閃躲得快,避免了一樁“慘案”。
這驚險的一幕讓灶房中的二人皆后怕不已,謝拾將鍋鏟撿起,打趣道“舉人依舊是凡人,不曾有二頭六臂。老丈總不能因我是舉人就砸鍋不管飯了。”
見他依舊親切隨和,田老漢方才升起的些許惶恐便壓了下去,也跟著笑了起來,他邊說邊點頭“管飯,管飯。這頓飯老漢管定了,兩位恩公盡管敞開了肚皮吃”
望著謝拾端著菜轉身的背影,腦海中還回蕩著他方才的言語,寒門出貴子的真實案例出現在面前,
令田老漢心頭一陣發熱。
他突然想到聰明伶俐的孫子。
從前沒想過孫子長大之后繼承祖業有什么不好,如今卻突然不忍心如此。他眼前閃現出村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少年,以及通身氣度非凡、與之仿佛兩個世界的謝拾。
這就是讀不讀書的差別嗎
從前雖有“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說法,身邊卻從未見過靠讀書改變命運的事例,謝拾的出現仿佛話本中的故事突然成了真,很難不令人產生某些“妄想”。
都是地里刨食的人家,能出一位舉人老爺,怎么就不能出第二位、第二位中不了舉人,秀才功名也是祖墳里冒了煙啊
雖然如此,讀書是好,功名是了得,卻費銀錢。便是傾家蕩產又哪里足夠
田老漢的眼神暗淡下去。
謝拾自是不知田老漢心中的激蕩,更不知曉自己的出現帶給對方的沖擊。他享用了一頓許久沒有用過的農家家常飯,口味雖與湖廣不同,卻令他食指大動。尤其是田老漢做的醬菜,與老徐氏有的一拼,當然在謝拾心中后者的手藝永遠是天下第一。
飯后,謝拾拉著石頭在院子里檢查“功課”。一路以來,他斷斷續續教了石頭不少常用字,每天都會檢查其學習進度。
論起教人識字,謝拾也算是經驗豐富。這些年來,石頭算是他教過最笨的學生,故而他每天只教五個字,可謂相當貼心了。
小院一角,石頭撿起一根斷裂的樹枝,在地上磕磕絆絆地寫出昨天新學的五個字,而后又聽謝拾隨口抽查從前學過的字。
而謝拾就站在一旁,時不時停下糾錯“錯了,這個字錯了,之后罰抄百遍。”
不知何時,一道小小的身影溜到兩人身邊,悄悄從樹后探出頭來,他烏溜溜的眼睛一動不動地盯著正苦哈哈寫字的石頭。
小家伙眼中流露出明顯的憧憬。
一只手突然拎住他命運的后脖頸,他慌忙抬頭,眼中立時映出一張笑容燦爛的臉。
“小朋友,你也想學嗎”謝拾的語氣如誘拐小朋友的人牙子,偏偏他比人牙子好看得多,也溫柔得多,“我教你啊。”
受到蠱惑的小家伙不知不覺就被某人牽到了旁邊的空地上,手中多了一截樹枝。
他聽見這個好看的大哥哥開口問道“你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