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在此時,南燕三王子元穆目光環顧一圈,從謝拾身上掃過時,立刻被后者眉目間的冷意驚得一怔。他忽略沒來由的感覺,語氣依舊傲然,禮節上卻并無差錯“大燕此番當然是誠意十足,我王一心與齊皇永修盟好,使齊人免除戰火。”
這般說著,他朝天子鄭重一禮。
如此作態,似乎是順著臺階下來了,不再挑事。眾人方才松了口氣,這位三王子卻不肯善罷甘休,話鋒一轉,道“只是,本王聽聞昔日大齊武風強盛,齊軍討平四方。南下以來,所見卻大失所望。”
“昔日齊太祖何等英雄,本王替齊太祖嘆息啊。原想一會大齊英杰,卻不見半個好漢”
言下之意,他絕無國戰之念。只嘆大齊武風凋零,他連對手都找不到。被其羞辱的對象一下子從一國變成了武將群體。
他這裝模作樣的一嘆,著實惡心到了眾人。偏偏說話的口吻又仿佛真心實意替大齊著想,儼然一位“忠言逆耳”的良師益友。
一時百官盡皆怒目而視,當下便有不堪受辱的武將暴喝道“燕賊好膽”
他們目光中殺機大放,若非此時手無兵刃,又不得天子命令,只怕已拔劍而起。但看向三王子的目光卻是要將他凌遲。
三王子元穆卻是昂然立在當場,目光睥睨四方,挑釁意味十分濃重“怎么爾等不服哈哈,不服來戰啊大好男兒,屈居文弱書生、黃口孺子之下,本王都替爾等羞愧今日之齊,比之前宋何如”
他大笑數聲,言語簡直殺人誅心。前宋文風鼎盛而武風孱弱,終滅于蠻夷之手,以前宋與大齊類比,與武官們而言簡直是羞辱這是徹徹底底的看不起他們啊
被連番挑釁的武官們忍無可忍,紛紛出言請命“燕賊猖狂,臣請與之一戰”
天子目光深沉如水。
他已然看出這位三王子打的算盤。
三王子元穆在北虜中都是聲名赫赫的勇士,大齊縱然有人能與之相較,也絕不在京中,而是在邊關。京中武官,不是沒上過戰場的勛爵后代,便是年紀大了久疏戰陣的老將,可以為帥,卻難以再沖鋒陷陣,單打獨斗恐怕不是元穆的對手。
而這位三王子年富力強、方方
面面都在巔峰,又是有備而來,實在是來者不善啊
這個道理,其他人又如何想不明白當下文武百官看向三王子元穆的眼神都滿是不善敢情此人是特意到京中來欺負老弱
若是當真讓他得逞,當眾挑翻大齊一眾武將,大齊顏面何存縱然日后真與北虜達成互市和談,先天上聲勢已經弱了一籌
可若是不應戰,豈非更顯怯弱
戰與不戰,都有損大齊聲威。
此乃陽謀,接不接招都是兩難。
百官憤怒異常,不少人已在心中暗罵倘使薛大帥在此,北虜安得如此猖狂
“陛下,廉頗雖老,尚能戰也。老臣請命,與三王子一戰,生死不論”
幾名老將抱著哪怕血濺當場也要殺殺北虜威風的決心,再三請命,不肯坐而受辱。
天子終是有了決斷,方要開口,一道年輕而清朗的聲音卻先一步在金鑾殿上響起。
“將軍為國,百戰余生,辱之便是辱國。三王子辱及家國,是可忍,孰不可忍”
眾人聞聲看去,都吃了一驚。
說話的人正是謝拾。
他在一旁默默觀察許久,心知元穆打定主意要大逞威風,自然不肯讓其得逞。
正好這三王子挑釁時拿謝拾做了由頭,被其指為“文弱書生,黃口孺子”的謝拾倘若一聲不吭,還談什么修齊治國安天下
金鑾殿上,年輕的狀元郎從容自若,毫不怯場,他振衣而起,向御座上的天子深施一禮“臣文弱書生,不通武藝,惟箭術上有幾分心得。聽聞草原上有射雕者,箭無虛發,三王子比之何如”最后這句話卻是向著元穆問的。
所謂射雕者,乃是草原上獨屬于神射手的稱號,被稱為射雕者是射手最高的榮譽。
謝拾突然站出來出乎所有人意料。天子不動聲色,默許了他的行動。而眾人亦將好奇的目光投向謝拾,又跟著他看向元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