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子元穆則是一怔。
他本來已做好要壓一壓大齊聲勢以便在互市談判中占據上風的打算,恰好見到大齊天子乃至百官如此吹捧這位狀元郎,索性由此入手,嘲諷大齊文盛而武衰,激怒武將應戰而已。謝拾卻不曾被他放在眼里。
此時謝拾這個“工具人”突然跳出來,著實令元穆摸不著頭腦。
他嘴上卻不遲疑,依舊笑得目空一切“你這書生倒是有些見識。本王雖無射雕者之名,一身箭術自恃不遜于射雕者。”
“既如此”謝拾唇角上揚,露出一抹滿意微笑,他再度轉身,向御座上的天子一拜,“臣不才,愿一試射雕者之威。”
天子訝異地看了他一眼,二話不說答應下來“朕準了”
元穆“”
元穆呆愣片刻才反應過來,眼前這位狀元郎竟然企圖在他擅長的箭術領域挑戰他。
他的第一反應當然是拒絕。
笑話,一介文弱書生,還能勝過他還不成此等
必勝之局完全與他的計劃背道而馳,不僅起不到打壓大齊聲勢的作用,傳出去都是勝之不武。若是讓他那幫兄弟知道他這位草原勇士竟然跑到大齊欺負一介讀書人,即便戰而勝之,依舊淪為笑話。
但元穆的拒絕淹沒在眾人的聲音中。
他能想明白的點,其他人自然也明白真要讓元穆在天子的萬壽節上表演一番“橫掃群雄”,大齊的面子可就丟大了。謝拾主動跑出來背鍋,問題就不大了。
年僅十八歲便六元及第的狀元郎,比箭輸了又如何總不會有人指望他獲勝罷反正說起來便是難得他有心進取,看到南燕三王子這樣的箭術高手不惜在討教中精進。
況且,元穆口口聲聲南人文弱有余而勇武不足,狀元郎這等明知不敵還要挑戰的行為還不夠勇武嗎敢于大庭廣眾之下以箭術與射雕者爭鋒,完全不在乎事后會不會被貶為自不量力,這份勇氣幾人能有
話是元穆自己說的,被批評勇武不足的狀元郎要證明自己,元穆有什么理由拒絕
大齊的文臣最擅長的就是動嘴皮子。方才元穆企圖以武力服人,沒有他們發揮的余地,此時便你一言我一語讓其推脫不得。
一方面將元穆高高架起,開口便是“傳聞三王子勇武過人”,閉口則是期待目睹他媲美射雕者的箭術,不惜將謝拾擺在討教者的位置上倘若他是武官,這般貶低形同羞辱,但他只是個不通武藝的文人嘛。
元穆“”
元穆算是領教到了齊人的嘴皮子本領。一通拉扯下來,被架起來下不去的他竟然落得要與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比試的結果。
他內心暗罵一聲齊人奸詐,下定決心定要使不自量力者品嘗苦果。
齊人黔驢技窮,武人不敢與他爭鋒,倒是讓個讀書人來“送死”,何其可笑
南燕三王子元穆大步邁下臺階,昂然站在收拾好的場地前,舉起寶弓,張弓便射。
他搶在謝拾前面,企圖用強力的表現令后者失去執弓的勇氣,從而不戰而勝。
三十步、五十步、八十步。
百發百中,無一箭偏離靶心。
艷陽高照,眾人心底卻一陣發寒。
他們眼睜睜看著元穆再一次張弓搭箭,那雙鷹一般的眼眸瞇起,又在下一瞬間張開,宛如草原上發現獵物的獵鷹,在天空中盤旋一陣,便化作風暴猛撲而下。
這一次,距離是一百步。
箭矢射出,再中靶心
“真真神射,百步穿楊不過如此”
作為對手的謝拾并不吝惜贊美。
元穆的表現值得這份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