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書要找的人叫燕玉衡。”
系統有角色介紹,翻了翻“比燕玉塵年長五歲,天資很好,十二歲就被送去了昆侖山。”
這也是為什么,要等上足足一夜,要找的人才能趕回來。
燕玉衡這些年一直在昆侖學藝,那里有登天道、成仙路,終年冰雪剔透,不染凡塵,離人間萬里之遙。
如果不是這一封詔書,燕玉衡不回來做這人間帝王,說不定已踏云而去,羽化登仙了。
莊忱撫上那雙漆黑渙開的眼睛。
他試了試還魂,這幅軀殼太久沒人用,實在不算靈活堪用,比燕玉塵活著時還要笨拙不少。
還是不如做鬼方便。
莊忱已經飄得很習慣,把仿若熟睡的身軀放回去,在記憶里翻了翻“小時候關系不錯。”
在燕玉塵的視角,和這個六哥在小時候的關系不錯,燕玉衡對他很好。
不過燕玉塵的視角,參考價值其實也不大燕玉塵心里,別人不打他,不罵他,對他好好說話,那就是關系不錯、對他很好了。
眾多皇子中,燕玉衡是為數不多的幾個,不會捉弄欺負他,不叫他“傻子”、“廢物”的。
“燕玉衡想當皇帝。”系統想起這回事,翻過一頁,“從小就想當,所以格外注意言行舉止,從不出錯勵精圖治也是燕玉塵從他這里聽的。”
也只是聽過,隱約明白意思,不知道怎么寫。這幾個字太難太復雜了,不在詔書上。
燕玉塵是殘魄托生,注定親緣衰淺,無人庇佑,曾在燕玉衡的別院寄養過一段時間。
燕玉衡對他不算好也不算差,讓院中師傅照料他吃穿,隨他做什么,并不特意管束。
小傻子其實也不難管。
燕玉塵不哭不鬧,坐在某處發呆,也能一動不動坐一整天,沒人知道他在看什么。
偶爾被抱到習字念書的地方,幾張寫廢了的紙給他,就能叫他擺弄很久,不用特地照料安撫。
燕玉塵那時候年紀太小,其實一個字也不懂,抱著膝蓋,茫然聽著六哥跟先生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念“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小傻子決定熬粥。
別的事開竅都相當費力,在做飯這事上,燕玉塵倒是學得意外的快。
他在廚房看了幾天,自己學著擺弄,第一次熬出來的粥就晶瑩軟糯、火候剛好。
米粥噴香,撒上開胃脆爽的小菜,香得不餓的人也能吃上兩碗。
看見六哥吃了三碗,燕玉塵高興得蹦蹦跳跳,舉著那張寫了“江山社稷”的紙疊成的小船,去曲水流觴間撥著玩。
這也就是他們為數不多能被記住的相處燕玉衡志在朝堂,卻因為出身被排擠,更是因為讒言,被打發去了昆侖學道,也不過是兩年后的事。
他走之后,年幼的燕玉塵無人照管,就又成了任人欺侮的小傻子。
再之后不久,這小傻子就被請到宮中的大國師挑中,帶去馳光苑親自教養,風水輪流轉,一步登天。
接下來這十余年,燕玉衡從未回來過。
萬里之遙,戴月披星,他跨進殿門時,看見那道栽在塵埃里的人影,一時有些回不過神。
但也只是一時,有些人大概的確生來就適合做人間帝王。
“燕玉衡給那兩個人賠了禮。”系統翻后續劇情,“還把他們奉為座上賓,當大國師供養,給洛澤立了廟宇,塑了金身”
系統看得有點生氣“為什么還要給洛澤立廟要不是燕玉塵,這兩個神仙就毀了他們的國運。”
莊忱問“洛澤還要這具軀殼嗎”
系統愣了下,翻了翻“不要了,金身更好。”
系統之前倒是沒往這上想,這么一說,才發現借身還魂那一檔子事,倒是確實擱置了下來。
能有廟宇,有金身受香火,總比借用一具凡人軀殼強更不要說這軀殼還是個混沌無知、天生不開竅的頑石。
他們來的這個時間點,距離這場宮變已過去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