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來到孫凱的辦公室,看到他正坐在電腦前,不斷的查看著資料。
孫凱看到李浩進來后,他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恭敬的對李浩說道:“李總,你來實驗室有什么事情。”
李浩沒拿出來技術,而是向孫凱問道:“光刻機項目現在進展怎么樣?中科院支援的專家,在我們這里工作順利嗎?”
孫凱立刻回復道:“現在光刻機項目穩定前進,還沒有遇到重大的難關。現在遇到的技術問題,我們都能解決。
整個項目的人員還處在磨合階段,就是有人工智能分配每個人的任務。但一些協同工作,進展還是很慢,需要他們慢慢熟悉配合。
中科院支援我們的專家,合淝那幾個就是來學習的,他們非常好學打打下手還行。
滬市那幾位搞材料的開始迷上科研輔助系統,一直在系統內研發新的材料,現在還沒有收獲。
風鳳逢這個女人水平很高,現在已經基本解決光刻機芯片傳送問題。
最令我們驚喜的就是天珒來的朱二毛大爺,這位老專家理論水平不太好,但實驗操作真是強。
我讓好多理論豐富的工程師輔助他,他們用土方法配合現在的科技理論,已經搞出光刻機很困難的定位系統。
雖然這個系統很粗糙,但經過工程師優化之后,應該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李浩聽著的同時不住點頭,他贊許道:“光刻機項目你們搞的有聲有色,這樣就很不錯了。
我們和清華大學王容哲教授聯系的怎么樣。”
孫凱無奈的說道:“王教授一門心思都在他的碳基芯片上。對我們光刻機項目只有要求,他的要求大多數還太難實現。
主要是對光源的要求極高,既要穿透力強的激光。它作用在芯片上還要柔和,加工用時必須控制在七個碳原子振蕩周期之內。
就是何萬明院士對這個要求都束手無策,實在是要求太高了。現在所有激光都達不到這個要求。”
李浩露出笑容,他雙手在空中畫一個圖案。只看到虛擬光幕立刻顯示在他的身前。
上面顯示出一個激光發射器,它發出激光的指標和王容哲教授需要的激光完全相同。
孫凱看到這個情況,他瞪大眼睛說道:“李總,最困難的光刻機光源部分,你竟然悄悄解決了。”
李浩笑著說道:“這也是趕巧了,我用科研輔助系統計算,無聊時看到窗外的彩虹。突然想到光是由七種色光組成。
我就在想光既然可以互相融合,那么激光也一定可以。
通過科研輔助系統進行數十億次的運算,再加上我在實驗室中不斷的實驗校正數據。
還算幸運,真的研發出這種可以互相疊加的特殊激光。”
孫凱查看這個技術,激動的手都在顫抖,驚喜的說道:“有了這項技術,我們光刻機幾項核心科技都有了突破。
我相信不久之后我們就能完成光刻機項目。”
李浩對他鼓勵道:“不要怕花費資金,要克服所有困難。盡量研制出高性能的光刻機,這可是我們公司的爭氣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