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很簡陋的設備,它上方是疊加激光器,中間是控制光路的光柵。
通過光柵的變化,直接讓碳基半導體一次成型。
王容哲教授設計的碳基芯片圖紙已經輸入到計算機中,工程師已經按照這個設計圖調整光柵的形態。
只看到加工車間里,燈立刻熄滅。前方的墻壁也立刻變得不透明。
時間還沒有到一秒鐘,給人感覺只是閃爍了一下,加工車間立刻亮起來。
只看到前方玻璃墻上的光幕顯示“加工失敗,正在重復加工中。”
他們就看到前方的加工車間在不斷的閃爍著,很快就完成碳基半導體的加工程序。
李浩可以看到光幕上顯示加工成功率只有0.1%。
很快房間的燈光亮起來,孫凱看著數據,對李浩說道:“李總,我們加工車間已經用完所有材料。一共加工出六張完整的碳基芯片。”
李浩高興的說道:“這個成果很不錯了,你們要收集好這次的數據,再接再厲。”
很快智能機器人就把加工好的六張碳基芯片送了出來。
李浩向王容哲詢問道:“王教授,我們的加工成功率有些低,你送來那么多張碳基半導體,只成功完成了六張硅基芯片。
用不用你拿材料再加工一次,只有六張夠你們使用嗎?”
王容哲高興地說道:“六張碳基芯片就很不錯了,足夠我們進行技術驗證。我拿這些材料只想來試試,成功加工出一張我就很高興了。”
王容哲說完之后,他從機器人手上接過包裝很嚴密的芯片。仔細地進行觀察。
他看的是芯片表面的光潔程度,初看加工完成的芯片,他就很滿意。
他把芯片交給朱煙波,對他吩咐道:“保留其中兩張完整的芯片,剩下的按照預定的線路切割,制作成芯片模擬器,用于測試設計好的功能區。”
李浩聽到王容哲這么說,他就知道那張芯片設計圖不完整。
王容哲現在給他們的絕對不是一個完整芯片的設計圖。而是把芯片各個功能區拆分。形成的功能模塊。
他想這才正常,不可能剛合作,王容哲就放心地交出所有的核心技術。
李浩看到芯片加工完成,他邀請王容哲來到辦公室。
他們分別坐好后,李浩和王容哲商談合作事情,他試探著說道:“王教授,你們的芯片性能怎么樣。現在芯片最前沿領域是智能芯片。
大部分人工智能采用的都是軟件編程。而智能芯片在芯片的硬件微結構上,就已經進行智能化設計。形成了會思考的芯片。”
王容哲無奈的說道:“我知道這是現在高端芯片的前進方向。中科院研究的寒武紀芯片,就是在硬件上運用人工智能技術。
只是這個芯片是由我獨自研發,受到我的學識所限。也沒有考慮智能芯片這個方向。”
李浩就等著王容哲這么說,正好他的預計很相同。
正是芯片由于他獨自研發,現在又處于研發階段。他們才可能進行合作,掌握這個芯片一部分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