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有些失落的說道:“沒關系,失敗乃是成功之母。我們第一次進行制造出成品,失敗是正常現象。
只要再次總結經驗,找到這次失敗的原因,我相信智能芯片總會達到我們的要求。”
聽到李浩這么說,朱煙波疑惑的問道:“你怎么會認為這次測試失敗了。這個測試項目完美成功,甚至比我們想的還要好。
它完美的利用每一個數據,通過對這個地區近20年的降水數據進行總結。得出來和現實分毫不差的結果。”
“成功了!”李浩不可置信的問道,“我看這個軟件明明給出臺風沒有登陸,但我看資料中提到的新聞報道,都是臺風馬上要登陸的信息。”
看著李浩不可置信的目光,朱煙波解釋道:“這個臺風的數據是知名臺風泰利。它本來是將要登陸我國,結果在即將登陸的時候,拐了一個直角彎直接奔向日苯。
這個軟件兒分析的數據很正確,你看他下面已經給出分析過程。通過氣壓的波動,判斷出臺風路徑將有重大的變化。
軟件雖然沒有預測臺風的路徑,但它得出臺風不會登陸的結果。
這已經遠遠超出我們預先設計的目標,沒想到智能芯片只是有微弱的智能,它竟然能發揮出這么大的效果。”
王容哲精神煥發,他高興地說道:“真沒想到智能芯片達到的效果比我預計的還好。碳基芯片清瓷科技公司所設計的智能芯片微結構,它們真是能互相促進。
沒想到相互配合能發揮這么大作用,一加一得到的結果遠遠大于二。真的令我很驚訝。”
李浩也驚喜地說道:“那這么說,這個芯片設計工作結束,已經可以開始定型生產了。”
王容哲點點頭,同意道:“我們實驗室經過詳細的設計,已經把明顯的缺陷全部探測出來。在想找芯片的缺陷,也只能通過大規模工業化應用后,收集數據改進。
芯片設計到這種程度,完全可以進行工業化生產。刻蝕機和其他加工芯片的設備,我國其他的企業都已經研發出來,性能處在國際領先水平。
現在加工智能芯片的設備也只缺光刻機,等到你們光刻機項目獲得成功,就是智能芯片大規模生產之時。”
李浩看著王容哲,一臉輕松的表情。他知道這是王容哲教授對于智能芯片研發成功的喜悅。
在芯片領域,他的責任已經完成。剩下芯片是否能變成工業產品,這就看華夏的工業加工領域是否能達到要求。
李浩看到朱煙波正在收集剛才測試的數據。他知道今天的芯片測試工作已經基本完成。
他向王容哲教授邀請道:“王教授,正好你來到這間實驗室。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光刻機的進度。”
王容哲也十分關心光刻機現在的進度,他立刻同意李浩的邀請。
臨走之前,王容哲囑咐朱煙波采集好智能芯片所有的測試數據。讓他收集好數據之后,可以直接回到學校。
李浩帶著王容哲來到光刻機項目負責人,孫凱的辦公室。
現在電子公司的日常管理,已經交給他的副手。他全面主持光刻機的研發工作。
他們輕輕敲了一下門,就走進這個辦公室中。